技术层技术层的最大变化,是整个能源产业的关注热点,从过去的“大电源+大机组”,即关注发输变(以及高压配网),逐步转移到配用环节。这个背后的大逻辑,个人认为是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如何平衡能源系统的“安全”、“绿色”、“经济”三大目标。如果按照发输变的技术思路,几乎是一种不可能三角。个人认为只有在配用环节着手,才有可能去解决碳中和的经济和安全问题,这也是不少专家的观点。越往末端走,综合能源越是一种自然的形态:每家每户都需要热水、采暖制冷、照明,都是水热气电的综合形态。只是过去燃气、热力、水务、电力是各自设计系统,现在开始出现“物理叠加”的现象,由一家企业进行总包,实现水热气电的联合供应。这就是当下的综合能源在技术层面的状态,是一种“物理叠加”的总包模式,然后加上投资,用汽车界的术语,目前是一种“轻混”的状态(混合动力汽车也是一种技术上的综合能源)。商业层商业层面,目前这个综合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以投资+EPC的模式去拓展市场,这个模式对能源企业来说驾轻就熟,因为大量的能源项目都是这么做的。就目前而言,商业模式上的综合,其实还处于较为简单的状态,是一种以工程为导向的思维模式。这里就带来一个副作用:某综合能源公司说,我就是走不进用户,我不知道用户到底想要什么,虽然我已经把水热气的管子都拉到人家门口了,但是就是进不去那最后100米。因为工程模式只管建设,不管使用,综合能源现在很多解决了发配,即能源的生产(分布式是就近生产),能源的配送,但是没有真正解决能源使用价值的问题,即“用”这个环节的最后100米的突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在商业上进行设计和思考。至少一点:既有的以投资+工程为导向的商业模式,从设计之初就缺了对客户价值的思考,不是你把综合能源拉到人家门口就叫综合能源,综合能源是一个服务,而且是一个以价值为导向的内容服务。内容的综合才是商业的综合。这个逻辑有点像电信运营商,不是你把光纤拉到人家家门口,就可以说自己是互联网运营商的,用户真正使用的,是光纤所承载的那些内容,内容是最大的客户价值。只有提供内容的综合能源,才叫做综合能源服务,水热电气的管道=光纤,水热电气=光纤里的IP包。IP包之上承载的那些内容,才是未来最有价值的能源互联网红利所在。BAT们并不拉光纤,而是提供内容的,它们才是互联网最大的红利收获者。内容必须是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而大量客户价值的差异化,才有了头部流量和长尾效应,才会产生出真正的内容服务平台。这就是为啥现在所有能源互联网平台,在商业上不具备真正平台价值的根本原因——华为基本法里规定了华为不碰内容服务,所以华为至今是一个电信设备供应商,而不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企业,虽然现在华为开始很努力的往内容服务平台转型了。谈到客户价值为导向的内容服务,那么从商业层的综合来看,现在是远远不够的,不是把投资、规划设计、工程安装这些拉起来就可以,而是要以客户价值为框架去进行各个专业、各种商业模式的组合,比如现在已经开始出现的投资+工程+运营服务(能源费用托管)就是一个例子:当你的盈利模式不再是简单的投资回报(比如EMC的分成模式),而是必须以优质服务获得客户认可,客户给你的是运营费用(不是简单的投资回报款),这个盈利模式决定了你整个的商业逻辑和商业行为。这种内容视角的服务,还可以解决综合能源目前最大的问题——优质投资项目稀缺,导致综合能源现在成为红海竞争。投资项目在物理上必然是稀缺的,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谁不想要呢?你说你有低成本资金,国有能源大厂们各个都不缺钱,最后变成关系型游戏。但是客户的价值是无穷尽的,一个客户可能有100个需求等着慢慢挖掘,这不是有钱有关系就能搞定的,虽然这些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通过价值服务去真正触达并且满足客户需求,任何一个细小的需求,以中国企业的数量,汇聚起来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细分市场——因为过去的关注点在发输变,这些配用领域的客户需求被大量压抑,个人认为这才是能源互联网最大的爆发机会,如果能源企业不去做,工业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开始做了,它们从另一个方向进入能源服务。但是所有的内容服务者,都需要一种“躬身入局”的姿态。产业层能源服务客户需求的挖掘和满足又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是能源大厂们过去并不了解这些不起眼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源大厂们习惯了海量投资以后的自然现金流模式,企业文化和组织形态一下子很难适应。综合能源服务的需求是细分的,长变现周期的,多技术多专业多模式协同的,在产业层面上是一种共生协作的模式,而不是一种圈地为王,抓住一个环节就能号令天下的模式。所以产业层面要构建起这种全新的经济协作关系,又是非常困难的,而一旦这种协作关系形成,那么平台经济的护城河也就构建起来了。个人认为,以能源行业的体量之大,在许多细分领域,足以形成若干种平台形态——类比于互联网,送饭的、送快递的、出行服务的、宠物美容的,每个细分领域都有若干家平台竞争。在产业层面,随着能源电力市场的开放,尤其是本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在配用这个环节的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方注意,而社会化资本的关注甚至进入,将会较大程度的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在产业层面的活力。这个社会化资本也包括一些能源企业,只不过客观上要求能源企业转变投资观念,形成一种多元化、层次化的投资理念。产业生态的活力化,反过来将会推动更多的客户需求被挖掘,使得能源行业的技术和商业层面更有活力,比如在技术层,逐步从水热电气的物理综合,到逐步实现某一能源形态(比如电)源网荷储的有机互动,再到多元能源的源网荷储互动,实现从轻混到中混,再到重混的局面。这种混合与综合,其本质是能源效率的提升和绿色水平的提升,而且是在更大的经济价值基础上。这也是碳中和(绿色)、安全、经济实现“既要又要还要”目标的最优落地路径——不仅仅是依靠政策或者补贴去推进,更是在技术层、商业层、产业层的价值互动中去自然实现。这个过程中,数据智慧是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平台经济包含的是技术平台与产业协作平台的多元互动关系,智慧的综合能源服务将会逐步出现,能源服务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