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VS大气污染?明明两回事,谁在混淆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碳管理碳管家帖子详情
21

碳排放VS大气污染?明明两回事,谁在混淆

本帖由张一一发布于2021-02-07 15:18:41410次浏览0人跟帖

  • 21
  • 410
关注
张一一
2021年02月07日
 

最近,“碳中和”这个词火了。延伸阅读:考点来了!“碳中和”,这5个问题一次讲清楚!在去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要抓好的8大重点任务之一。然而,随着公众愈发关注“碳排放”“碳中和”,一些网络营销号“跳”了出来,拿着一个几年前已经说清楚的话题,恶炒一番。趁着秋冬季雾-霾易发,他们或是把重污染天气与碳排放联系到一起;或是在论述碳排放时,配发一张“雾-霾天气”的图片,仿佛暗示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事实上,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本就是两件事!碳排放VS大气污染物排放所谓碳排放,“约等于”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是大气中能把太阳辐射“截留”在地球表面的气体。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如同给地球罩了一个“温室大棚”。温室气体包括哪些?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臭氧、甲烷等!你没有看错,看似人畜无害的水蒸气就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我们谈到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时,主要关注的是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显著增多。所以,可以用“碳排放”来代指温室气体排放。 那么,什么是大气污染物呢?它主要指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譬如PM2.5)等。当这些大气污染物遇到合适的气象环境,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大气污染,甚至出现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天气现象。大气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加节制的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也会造成自然环境恶化。但很显然,两者从生消机理、影响尺度上看,都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之所以有人将二者混为一谈,有可能是因为,人们使用化石能源时(如驾驶机动车、火力发电等),不仅排放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也会施放出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但两者的生消机制、影响尺度也差别很大,不能一概而论!举例来说,如果火电厂采取了环保措施(如煤净化、烟气循环脱硫等),那么它排放的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就会大大降低;但这些措施对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没有太大影响。再如,甲烷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它燃烧后不会产生过多的大气污染物,但甲烷本身却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究竟谁在混淆概念?解惑混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概念,有些或许在于“学术不精”,有些则可能另有目的。多年前,在某位知名女记者主导的短视频里,前半段大谈空气污染,后半段话锋一转,开始大谈特谈使用化石能源危害,并“引申至”碳排放。有趣的是,这名女记者当年与丁仲礼院士有关碳排放的访问,就曾在网上引发热议。2010年,丁仲礼院士在接受这位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按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某些国家提出的计划,27个发达国家,以11亿人口占据了全球碳排放权44%的份额;包含中国在内发展中国家的55亿人,占据56%的份额。 按此计划,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将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之多!当时,那位记者就曾把大气环境问题和碳排放问题混为一谈。而丁仲礼院士则说:“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所以我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多年之后,当有人还要将人们能日常感受到大气污染,与碳排放混淆而论,背后又想传递什么样的观点呢?承诺实现“碳中和”,源自大国责任。但是,如果把碳排放与大气污染混淆而论,甚至放出类似“巴西热带雨林的毁灭是因为中国人吃肉太多而导致的”的抹黑言论,试图干扰中国人民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坚决不同意!原标题:《碳排放VS大气污染?明明两回事,谁在混淆?!》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0条)
还可输入600字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