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何谓“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突然就“火了”?国际气候议题中,各国博弈与减排责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前景如何?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与经济发展和公民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个概念一下火了起来。舆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关注度为什么这么高?李强:碳中和、碳达峰两个概念中的“碳”,实际上都是指二氧化碳,特别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这个时间点并非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而是一个平台期,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科学数据证明,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其必由之路是先实现碳达峰,而后实现碳中和。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各项工作。碳达峰、碳中和之所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其根源在于目前各国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限制碳排放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这样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减排压力更加严峻。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对我国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利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于公民个人生活出行方式都会带来深刻变革。气候变化,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北京日报客户端:在国际气候议题的博弈中,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呼吁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减碳责任,这与我们自身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环保科技,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怎样的关系?应该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李强:在国际气候议题博弈中,二氧化碳减排责任的承担问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核心矛盾。发达国家强调现实责任,即每个国家都必须承担减排责任,发展中国家更关注历史责任,即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居高不下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排放所致,所以发达国家必须承担强制减排指标。尽管“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原则,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理想。2015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协定》改变了此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确立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构建了基于“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由此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参与范围最广的全球减排协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发展中大国之一,而且不断提出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为落实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我们自身必须转换发展模式,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减少高碳化石能源使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研发环保科技。我们采取的积极行动,并不表示我们认可和接受发达国家在减排责任上的立场,而是在坚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前提下,自愿承担力所能及的减排任务。二者关系并不相悖,因为气候变化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外,发达国家率先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恰恰体现了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各自能力原则”。已有约50个国家实现碳达峰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在全球处在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李强:在朝向碳达峰和碳中和努力进程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8.1%,提前完成了2015年提出的下降40%至45%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已达23.4%,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都高居世界首位;“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蓄积量已达175亿立方米,并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速最高的国家。尽管成就有目共睹,但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和重重困难。当前,全世界约有50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其排放总量占到了全球排放的36%左右。其中,欧盟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碳达峰,其峰值为45亿吨;美国碳达峰时间为2007年,峰值为59亿吨。据估计,我国实现碳达峰的预测峰值约为106亿吨。从实现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了50年到70年。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期限仅为30年,再考虑到中国现有以高碳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超100亿吨的年碳排放量、高耗能产业去产能化的艰巨任务等现实情况,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巨大压力将同时存在。原标题:两会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怎么突然就火了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白波 相关推荐借着政策契机,为满足未来市场人才需求,培养掌握碳交易各项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广碳所及北极星电力网开展碳交易员培训,助力全国碳市场及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并为国家早日实现“零碳”目标和碳排放达峰提供人才支持。培训主办单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极星电力网培训内容模块一碳交易理论及市场发展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现状与趋势重点排放单位的行业标准、规范和发展趋势行业配额产生及碳交易应对方案模块二碳交易体系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办法与MRV体系规则介绍碳普惠制试点建设与自愿减排补充机制广碳所交易规则及碳金融创新产品介绍碳中和介绍模块三碳资产管理与项目开发碳资产管理环境下的企业应对策略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案例及企业应对新形势下碳资产项目的开发、项目审核及发展趋势模块四认证考试碳交易员考试备注:课程顺序可能稍有调整,以报到当天发放的学员手册为准。师资力量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领导;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林科院行业资深研究专家;国际国内专业咨 询机构的分析师;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所资深专家和研究员;国内权威金融机构节能减排业务高管;权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专家。培训模式发证机构“碳交易员”培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全程指导和监督。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将获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碳交易员培训证书,该证书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网进行查询。培训对象(1)重点排放单位(包括新纳入行业)的管理人员与执行人员;(2)各级政府、公共事业单位负责环保、低碳规划、监督、管理的负责人;(3)各类型金融机构节能减排业务主 管及业务人员;(4)环境、循环经济相关教科研单位的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人员等;(5)关注碳交易发展并有志于普及提升自身相关认识、参与国内碳金融市场并期望从中发掘低碳商机的个人。增值服务(1)学员可免费申请广碳所个人会员,参与碳排放权的交易活动,享受会员定制资讯推送及交易咨 询服务;(2)培训结业的学员将进入广碳所“低碳专业人才储备库”,享受广碳所后续培训、资讯定制推送和业务咨 询等服务;(3)取得碳交易培训的学员可以优先进入北极星电力招聘人才库,获得优先推荐就业资格;(4)学员可参加广碳所定期举办的低碳沙龙活动,与其他人才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5)凡参加过广碳所培训课程的学员均可在其他培训项目中享受九折优惠;(6)学员可免费享受广碳所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的服务,该平台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为绿色低碳领域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平台。培训安排(1)课程时间:2021年3月(待定)(2)培训方式:在线直播课堂(3)培训费用:培训费2450元/人(含培训费、电子版教材、证书费)。报名联系王老师 手机/微信:17600545998加 微 信请备注【碳交易】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这个跟煤电密切相关。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