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在中国爆红: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碳管理碳管家帖子详情
28

“碳中和”在中国爆红: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本帖由塔顶的人发布于2021-04-23 11:35:35326次浏览0人跟帖

  • 28
  • 326
关注
塔顶的人
2021年04月23日
 

在企业界热烈响应“碳中和”的同时,对这个概念却存在滥用。一些企业将“碳中和液化天然气”交易视为碳中和的创新举措,但液化天然气会释放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大量温室气体。“碳中和”一词正在中国快速流行起来。去年9月,在习 近 平主席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候,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半年过去了,对于碳中和的讨论越来越热,关注者也不再局限于环保气候领域。碳抵消措施的实际减排效果面临着不少质疑。批评者指出,由于监管不善,很多时候“碳抵消”项目并不会带来有效的减排效果。比如,同一个碳抵消额度可能会同时被购买者和卖出者说成是各自的减排贡献,导致客观事实上的一份减排量在统计时被重复计算当做两份。另一种常见的问题是,“碳抵消”项目的实际减排效果远远不及预期。比如,植树造林是常见的“碳抵消”项目,但新建树林的长成需要时间,并不能立即达到预期效果,过程中还可能会遭遇干旱、火灾等灾害影响森林的储碳能力,这也会造成真实排放高于统计数据上被“抵消”的排放。 企业找到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与其伴随的商机都需要时间,也需要试错的空间,但这些的前提都是对“碳中和”的准确理解和诠释。要想真正抓住这个长期的商机,并避免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中落后,企业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避免在明显背离碳中和目标的方向上南辕北辙,不去把“碳中和”作为“洗绿”的噱头。因为“碳中和”不仅事关国家承诺,更是气候变化对于人类不可协商的要求。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0条)
还可输入600字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