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运行流程概括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虽然整个反应过程很复杂,但是简单概括,可以用如下流程表述清楚:1.首先在生化曝气池加入适量的外接生物菌种,菌种可以从其它污水处理站生化池取来的活性污泥,或用化粪池的水;2.然后开气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曝气充氧;3.最后启动污水进水,启动前期注意要适量进水,满足提供相关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氮磷物质),目的在于促进微生物的快速增长。正常的生物培养约需要6-8周,在前3周内,控制好生化池的污水进入量及PH、温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控制进水量约为正常进水量的1/3,以后每周适量增加进水量,直到满负荷运转。4.等到生化池内微生物培养正常后,就可以正常运行维护了,定期排泥以保持生化池内活性污泥的良好状态。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控制因素1.为了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进水中增加营养。小型处理厂可投入足量的粪便,大型处理厂可以让废水跨越初沉池,直接进入好氧池。2.温度对培养速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培养越快。但是,某些品类的工业废水温度有时会很高,一般先进行适当降温,实际中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3.污泥培养初期,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量的1/2即可,否则污泥会被打碎,形成不了絮体。4.培养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生物相,以便根据情况对培养过程做随时调整。活性污泥系统调试需要注意的5点1.调试前,应在无水状态下检查曝气头安装是否牢固,数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曝气情况:在清水试机时一定要把水位加至正常运行时的水位,然后开风机供气,观察池内曝气是否均匀,曝气量是否足够,风机的风压是否正常。2.一般情况下污泥培养,大多一次性投加足够的相近系统好氧污泥作为菌种。通常采用低负荷连续培养与间歇满负荷培养。培养初期需投加适量的营养物(可以选用糖、面粉、复合肥、磷肥、尿素)。3.培养阶段的要点:每天白天晚上分别测定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含量,应维持DO在2-4mg/L、PH6—9;SV30每天需测一至两次,测定时需观察污泥的沉降情况,通过SV30的变化可以反映污泥的生长情况;水温变化情况(通常印染废水的水温较高35-45℃,夏天时特别需注意,以防温度过高影响污泥的活性及沉降性);并随时观察池面的泡沫情况(正常情况下池面的泡沫量不多,颜色为白色或带有泥色,粘度不大,容易消散,异常情况下,泡沫的数量多,颜色为深褐色、粘度大不易消散)。4.培养期污泥絮体小、沉降性较差、污泥深度低,为防止污泥流失,因此需适量投加PAC、PAM,提高污泥的沉降性,但不能增加过多的PAC,以免造成污泥中无机质过多,污泥活性差。5.污泥培养成熟与否的判断方法:污泥的外观、气味、数量、活性、沉降比及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成熟的污泥其颜色,通常是黄褐色或浅黄(灰)色,也会因不同的废水其颜色而不同;气味为土腥味;SV可达到20-30%;生物相中可见钟虫、线虫、轮虫;COD的去除率可达75-90%。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