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污泥中毒还是老化!!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帖子详情
93

如何区分污泥中毒还是老化!!

本帖由敲敲君(关注必回关~)发布于2021-05-27 16:44:11807次浏览1人跟帖

  • 93
  • 807
关注
敲敲君(关注必回关~)
2021年05月27日
 

污泥中毒和污泥老化表象由一定的相似,如何区分困扰着不少污水厂运行人员,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污泥中毒和污泥老化的情况,以便大家好区分判断!1、到底是吃了什么,污泥竟然也会中毒?一说到“毒”,大家脑海中迅速反映出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是不是?不过咱们要说的污泥中毒,可跟那些龌龊的事情没关系,说到底,污泥中毒还是和它自己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家可以想一想,那些可怕的污废水中,几乎什么物质都有存在,不管是难降解的易降解的,有毒的有害的,一律伴随在可怜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身边,可以说它们时刻都在接受着最严酷的考验,虽然这些小家伙们都是奋勇拼搏,但而当某种特别厉害的物质出现时,它们照样扛不住,扛不住的表现就是中毒啦,然后罢工啦,再然后就瘫痪啦......那么对于污泥来说,哪些物质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要命呢?总结来看,一般分为以下4种情况:1.1有毒有害药剂‍其实对于有机生命体来说,不管细胞结构在简单,遇到某些致命物质照样是不行,例如污水中的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卤代物、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时,污泥中的微生物大多会中毒死亡。要不说啥事儿都得悠着点,像活性污泥微生物这么铁打的汉子,照样扛不住这一波啊!1.2pH不适合‍对于有机生命体来说,对于环境中的酸碱性都比较敏感,基本上都只能在适宜的酸碱性下存活,而且是接近中性的范围内,微生物也不例外,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的pH范围是6-9。当来水的pH超过这个范围时,极酸或者极碱的环境都会杀死微生物,即使没死,也会去掉半条命,别说干活了,自保都难,这种情况下要想系统不瘫痪,难!所以作为运营人员,平时的运营中一定就要注意这些问题,提前发现提前杜绝,方为王道。1.3含盐量过高‍说这个之前,我想起了一次讲座,会上老师向大家提问,说NaCl的半致死量是多少,你们一定想不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百度)!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赖以维持生命机能的盐分,当它的量达到一个值后,就会成为致命的“毒”!这个理儿对于微生物同样适用。当进水中含盐量过高时,就会导致含盐水中的渗透压上升,化学能下降,而细菌体内的渗透压和化学能还是不变,这就会导致细菌细胞内的水份会持续不断的像环境水体中释放,导致微生物脱水而死,说白了,就像腌咸菜那样,慢慢的把咸菜中的水份都榨出来。1.4各种原因的缺氧‍对于专性好氧菌来说,氧简直就是生命之源,所以一旦缺氧,后果也是不堪设想。例如当过量的浮油进入曝气池中,在剧烈的搅拌剪切力的作用下,会附着在菌胶团的表面,相当于给他们套上了一层油膜,隔绝了好氧菌对于氧的正常吸收,久而久之窒息死亡,整个曝气池颜色会变黑。以上就是实际运行当中比较常见的活性污泥法中毒的原因,假如还有其余因素,也欢迎大家补充。那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该如何判断污泥中毒,且看第2节继续分解~2、对症才能下药,如何判断活性污泥中毒了?‍就像人生病一样,微生物中毒了,自然也是病了,肯定就会有一些伴随症状出现,我们就能够通过观察这些外在的表现,来判断其到底是生了什么病,又该如何治疗。对于活性污泥中毒的症状,总结起来就有以下4点:2.1水面漂浮有大量细碎污泥絮体‍就像下面这幅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细碎污泥的照片,虽然池面漂泥不见得就肯定是污泥中毒,不过一旦出现这种现象,是应该要考虑污泥中毒的可能性的,假如说伴随着细碎的污泥絮体漂浮在水面的同时,活性污泥的颜色也不太一样,那污泥中毒的概率就很大了。2.2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所占比例降低‍对于严酷环境的耐受能力,必然是自身生命机体构造简单的承受能力最强,所以说假如你在镜检中发现轮虫、钟虫、累枝虫等原后生动物大幅度减少,那就要怀疑是否有污泥中毒的风险了。2.3出水COD升高‍污泥中毒死亡后,一方面,菌胶团会散逸出微小絮体,另一方面,活性污泥失去活性,有机物得不到去除,这会导致出水水质浑浊,COD超出正常范围,氨氮、总氮等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2.4理化指标分析‍除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混合夜DO、污泥沉降性能、污泥容积指数等做进一步的理化分析。此外,对于重金属中毒,还可以通过重金属分析设备测定,但是设备较为昂贵,一般不使用这种方法。上述是常见的判断方法,实际操作中应该综合、灵活使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判断活性污泥的问题就好比医生的看病问诊,临床经验很重要,水处理运营技能的掌握必需到一线中去,是典型的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学问。3、污泥中毒最常见的3点解决办法‍1.通过前述,污泥中毒原因的分析,可以知道导致中毒的原因都是进水异常,所以在判定是污泥中后,首先应该控制进水量,并且加大回流,稀释进水中毒性成分,降低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2.排查具体的致毒成分,在预处理阶段加以去除;同时上报有关部门,对上游违规排放源头进行调查,制止企业超标排放,使进水尽快恢复正常。3.加大二沉池污泥排放,减少污泥回流,排除中毒污泥;同时接种同类型的、健康的活性污泥,并投加营养盐,进行驯化和培养。4、如何区分污泥中毒和污泥老化?‍1.发生机理不一样,这一点不能作为判断(但观念要有);2.异常发生快慢不一样,中毒快,老化慢,出水水质变化同理;3.在出水中散逸的悬浮物不一样,中毒出现的多为细小颗粒,老化大多是碎片状;4.溶解氧上升快慢不一样,中毒快,老化慢;5.镜检,中毒时原生动物少,老化时则多。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1条)
还可输入600字
全部评论1
  • 星友6200
    星友62002021年08月12日

    学习了,谢谢分享 展开

    回复 回复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