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的事故刺激着用户和公众的神经,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疑问:充电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消除充电桩安全隐患,不再拖新能源汽车的“后腿”,让电动汽车用户及消费者无后顾之忧?通过调查,笔者的感受颇深,也萌生了一些想法。首先,消除充电桩的安全隐患,应当从设计和生产环节抓起。应当说,不管是谁来设计、生产充电桩,电气产品的安全都必须牢牢放在首位。如今,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大批量的电动汽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作为标配的充电桩,其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充电桩的安全质量问题,与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无论是设计者、生产者、运营者等相关各方,都没有丝毫理由不予以高度重视其安全性能。其次,针对现存的问题,监管机构应督促相关企业、运营商尽快检查整改,保证使用安全。眼下,随着电动汽车日渐普及,作为其配套基础设施的充电桩,在进入停车场、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同时,却令人心生畏惧。如果像广东质检院首次公布的监测结果那样,不仅数据触目惊心,而且比例如此之高的安全隐患,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绝不能听之任之,撒手不管。因此,为“裸奔”的不合格充电桩套上“安全笼头”已是时不我待。监管部门应当切实发挥监督作用,敦促生产厂家和运营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万万不能让充电桩变成“夺命桩”。第三,在规章制度建设上下大气力,从源头进行监管,消除安全隐患的苗头。据了解,目前充电桩产品尚不在国家3C强制认证目录内,相关标准都是推荐性的,以自愿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充电桩生产厂家很有可能为了追逐利益和节约成本而降低产品标准,从而导致有安全隐患的充电桩产品流向社会。再加上充电桩运营商如果疏忽大意,如果不认真执行相关运营维护规范,做好安全维护,也会使充电桩的安全性能大打折扣。因此,为了保障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严控生产源头和运营环节外,还必须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靠制度对各个环节加强监管,给充电桩加上“防火墙”。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