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已召回33次,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新缺陷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充电桩帖子详情
31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已召回33次,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新缺陷

本帖由没想好起什么名字发布于2021-07-08 10:59:45445次浏览0人跟帖

  • 31
  • 445
关注
没想好起什么名字
2021年07月08日
 

前些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很多谈的是“里程焦虑”;这两年,更多谈到的是“安全焦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在7月7日召开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国际交流会上如是说。肖凌云 肖凌云说,仅在2021年上半年,就发生33起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召回。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焦虑,对标准、安全监管、企业质量提升创新,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自2004年中国第一次汽车召回开始,15年间中国汽车行业已发生2191次召回,共有8256万辆汽车进行过召回,占汽车保有量的30%。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智能汽车的软件缺陷,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缺陷,成为汽车召回制度的新挑战。作为汽车召回的主要管理部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监管意见无疑非常重要,而作为汽车召回的直接负责人,肖凌云对于智能电动汽车召回的看法,更为值得关注。1动力电池是起火主因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风险,是整个汽车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2019年春季,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通知》,随后新能源汽车火灾报告制度建立,明确要求在中国市场发生任何一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都需要向总局报告。同年10月,新能源火灾事故协作网建立,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火灾报告制度,要求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后6小时、12小时、48小时内进行上报。由此,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掌握了详实的新能源汽车火灾数据。舆论层面上,有一种说法是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比传统汽车火灾事故率要低,对此肖凌云认为,从单个零部件导致火灾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要超过传统汽车。尽管没有明确阐述,但肖凌云所指的单个零部件,应为动力电池。肖凌云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能源汽车火灾报告制度基础上,对86起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后,进行了失效模式分析。新能源车起火原因分析从86个数据样本看,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大部分是由动力电池故障引起,次要原因则是电子电器故障与动力电池包进水。 而在动力电池故障中,电芯热失控占比最大,其次则是电池包内低压线路故障,即各种温度、电压传感器线路引发的故障,最次则是电池包内高压线路故障。因此从数据和实际调查后的失效模式分析看,电芯热失控,是新能源汽车火灾的主要原因,目前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正呈现上升趋势。行驶里程普遍不长肖凌云对86个数据样本进行的统计显示,从行驶里程来看,发生火灾的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并不长,传统燃油汽车火灾事故则多是长行驶里程时发生。另外,三元锂电池车辆事故占比较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数据样本较少,肖凌云强调这一分析只是基于86个样本的统计,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2OTA升级必须备案2021年上半年已经有33起新能源汽车的召回,与之对比是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不过45起。显然,新能源汽车召回频次正在增加。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从公开可查到的召回信息中显示,在仅需要进行软件升级的召回中,OTA方式召回数量超越到店软件升级方式。OTA升级方式召回,不需要消费者驱车前往4S进行软件升级,在操作便捷性上具有优势。但有一种舆论观点认为OTA升级,是车企软件缺陷的遮羞布。对此,肖凌云认为OTA是一种在汽车售后维修领域非常好的实施方案。OTA不是一种新的模式,OTA是一种新的技术。在召回的条例和实施办法中有明确规定,任何汽车企业在市场上进行技术服务活动都需要进行备案。OTA作为技术服务活动,同样需要备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2020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技术召回监管通知》,其中已经明确要求,汽车企业如果用OTA方式进行召回,应按照法规进行备案,即便是技术服务活动,同样进行相应的备案。在这一通知发出后,意味着即使是日常功能升级的OTA更新,也需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行备案。OTA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OTA技术刚进入汽车领域之时,存在部分企业通过OTA方式规避召回监管的情况。随着法规的深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进一步强化监管要求。对于企业采用OTA升级方式隐瞒缺陷、规避召回责任的情况,可以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报。 OTA技术好的一面是便捷,近期某车企的因通信模块设计缺陷进行召回,总计召回数量是260万辆车,通过OTA方式实施可在1-2个月内完成90%以上的召回,而传统方式召回,大约需要2年时间。OTA已成为重要的召回手段,国家市场监管总监鼓励汽车行业、车企运用OTA方式实施召回。3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新缺陷场景识别、软件缺陷与信息安全缺陷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比较明显的新缺陷类型。软件缺陷、信息安全缺陷从字面即理解,但场景识别缺陷并不容易从字面上进行理解。肖凌云用一个真实案例举例:在事故调查当中发现,某一个车辆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工作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它旁边车道切入车辆场景没有很好的识别导致事故的发生,其实这就是非常典型场景识别的风险。场景识别缺陷 场景识别缺陷,即不同路况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功能的识别缺陷。针对自动驾驶的场景识别缺陷,监管部门要建立一套新的监管标准与机制,以及对应的测试方法。在缺陷监管的落地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场景逐个建立模型库对车辆进行测试,发现场景识别缺陷,将是未来自动驾驶领域巨大的挑战。场景识别缺陷的难点正在于此,场景识别缺陷可能不像其他的缺陷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肖凌云甚至认为未来的缺陷是看不见的。针对场景识别缺陷,肖凌云透露,国家市场监管总正和有关机构、政府做自动驾驶安全测试和仿真中心,简称是“一个基地两个库三个中心”。未来基于研究建立场景库和缺陷库,进一步强化未来自动驾驶场景缺陷的识别。4汽车召回制度正面临挑战汽车召回制度正面前所未有的监管挑战。正如肖凌云所说,未来的缺陷是看不见。自动驾驶中的场景识别缺陷监管,已然对传统汽车召回制度产生冲击。而在自动驾驶功能之外,信息安全监管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车联网信息安全缺陷车联网信息安全已经看到召回的案例出现,最著名的车联网信息安全召回是全球140万辆车的召回,该车联网信息安全,会导致黑客通过远程的方式控制车辆很多功能模块。应对信息安全风险,市场监管总局汽车召回管理部在2018年针对20多款车型做了一些测试,发现有63%的车辆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包括车门和各种控制功能,都会比较容易的控制,包括CAN总线和APP是最多信息安全泄露的对象。通过这次测试,可以看出车联网信息安全风险是非常大的。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如何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场景识别缺陷的调查,如何在信息安全领域对软件缺陷进行调查,是摆在汽车召回监管部门面前的棘手问题。汽车正从工业化出行工具向信息化智能移动终端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监管部门也需提升监管能力,才能紧追行业发展现状,保持监管力度。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0条)
还可输入600字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