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花江将建“中国核电第一塔”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核电核电圈帖子详情
34

湖南桃花江将建“中国核电第一塔”

本帖由541790202发布于2010-04-13 10:36:492980次浏览8人跟帖

  • 34
  • 2980
关注
541790202
2010年04月13日
帖子认领  

湖南桃花江将建“中国核电第一塔” 来源:中国电力网 发布日期:2010-04-13 4月7日,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北京基伊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及华东电力设计院就桃花江核电项目自然通风冷却塔设计及供货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这是目前我国内陆核电站的首个冷却塔项目,号称"中国核电第一塔"。项目建成后,也将是世界上淋水面积最大、最高的自然通风冷却塔。 北京基伊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GEA集团,该集团是世界知名的冷却技术专家,在核电自然通风冷却塔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根据协议,桃花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两台机组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将由北京基伊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东电力设计院联合设计,并由GEA集团为所有塔芯设备供货。冷却塔高度将达到200米,塔基直径160米。项目的建成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核电超大型冷却塔行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据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砚国介绍,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所采用的一次循环直排冷却方式不同,需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来提供循环冷却水,所以冷却塔成为内陆核电常规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核电机组排热量是相同装机容量火电机组的1.5~2倍,所以核电站冷却塔要远大于火电厂常规冷却塔,目前在国内尚没有相近规模的冷却塔。 此次签约是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据了解,桃花江核电项目作为国家首批内陆核电项目之一,自2006年5月启动以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项目规划建设4台装机容量为125万千瓦的三代AP1000核电机组,1号机组计划于2010年10月开工,2015年4月投入商业运营。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8条)
还可输入600字
全部评论8
  • 能源界006
    能源界0062016年12月30日

    :lol:lol:lol:lol:lol:lol:lol:lol:lol 展开

    回复 回复

  • y307989020
    y3079890202016年03月18日

    不错。。。。。 展开

    回复 回复

  • sifeisinger
    sifeisinger2015年05月11日

    认认真真学习过了。认认真真学习过了。认认真真学习过了。 展开

    回复 回复

  • tianyou62
    tianyou622015年04月08日

    冷却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br>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br>于建宇&nbsp;</br>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发明的发电厂冷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另辟捷径,从提高冷却塔效率入手,降低循环水的温度,从而提高凝汽器真空,达到提高汽轮机组热效率的目的。</br>根据白俄罗斯多座电站采用冷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后的实测数据统计,改造后冷却塔出入水温差增加了&nbsp;1.3℃,机组的单位发电煤耗,每千瓦时降低&nbsp;1.0&nbsp;克标准煤。</br>该技术适用于新建、扩建、原有发电机组改造等多种形态、多种参数发电厂的湿式逆流自然通风冷却塔。对新建的冷却塔,在不改变设计规程和技术参数的条件下,在入风口增设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达到提高冷却塔效率的效果。</br>1.&nbsp;冷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的原理</br>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是依靠塔内外的空气密度差产生压差,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进塔内,在与热水传热、传质过程中带走热量。</br>在无自然风状态下,空气从进风口四周均匀进入,&nbsp;穿过淋雨区、&nbsp;填料层、喷淋区和除水器层,通过塔筒出口排出。冷却塔填料断面气流速度一般为&nbsp;1.0~1.2m/s,&nbsp;进风口风速一般在&nbsp;3.0m/s&nbsp;左右。&nbsp;当有自然风时,原来的均匀进风状态会受到破坏,产生不均匀进风。&nbsp;随着自然风速的增大,这种不均匀性也相应增加。在冷却塔迎风面风速增大的同时,水塔其他三侧的进风会受到自然风的影响而减小。</br>自然风对冷却塔的影响最终反应在出水温度的变化上,一般来说,自然风越大,冷却效率越低,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越高。国内外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nbsp;,通过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实体塔测试,都得出共同的结论,自然风对水塔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总体上是不利的。</br>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自然风速小于&nbsp;1.0m/s&nbsp;时,自然风对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但当自然风速超过&nbsp;3.0m/s&nbsp;时,&nbsp;这种影响就变得很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nbsp;</br>国外多个电厂冷却塔实测的环境风速与出塔水温的关系曲线见下图。</br>&nbsp;&nbsp;</br>冷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是在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周围,每间隔一定距离安装一定宽度和高度的导流板。导流板对自然风的引导作用降低了自然风的不利影响,也有效减少了淋雨区不均匀涡旋的发生,降低了塔内的通风阻力。具体的变化有:</br>② 塔周边进风均匀度明显提高。&nbsp;</br>②水塔周边进入水塔的空气&nbsp;(水平)区域扩大,一般超过了入风口高度,有的达到入风口高度的&nbsp;2&nbsp;倍以上。</br>③ 塔进风量提高&nbsp;5%~35%。</br>④在冷却塔内部形成较为均匀的稳定的旋转上升气流,使空气较深地和均匀地穿透冷却水塔内部,减少了塔内的漩涡区间。</br>2.&nbsp;冷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在中国发展概况</br>2001&nbsp;年,该技术介绍到中国,国内一些地区和机构陆续开始介绍该项目。2008&nbsp;年&nbsp;11&nbsp;月&nbsp;20&nbsp;日,国内第一台由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提供技术设计的冷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在天津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nbsp;6&nbsp;号冷却塔上开始试验安装,2009&nbsp;年&nbsp;1&nbsp;月&nbsp;5&nbsp;日正式投入运行。2009&nbsp;年&nbsp;10&nbsp;月,上海吴径第二发电厂&nbsp;2&nbsp;号冷却塔(600MW&nbsp;机组)&nbsp;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投入运行。2011年,蚌埠电厂1号水塔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投入运行。</br>目前国内多个发电企业都已有意向,准备应用该技术。</br>3.&nbsp;经济效益</br>目前,采用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的三台发电机组,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2012&nbsp;年度全国火电600MW、300MW&nbsp;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数据”,凡是安装了空气动力涡流调节装置的机组,都比同期建设且同参数的相邻机组的发电煤耗低0.94克以上。&nbsp;</br>冷却塔加装空气动力调节装置后,水塔出塔水温,全年平均降低约1-&nbsp;1.5℃,折合每千瓦时降低标煤耗约&nbsp;1g&nbsp;左右。&nbsp;且有效2改善电厂辅助设备(发电机内冷水,机组油、空气、氢气冷却器、辅机轴承冷却系统等)&nbsp;的工作条件,提高辅机效率。技术实施费用,10-12元/千瓦。一般两年或三年就能收回投资。</br> 展开

    回复 回复

  • fishboy
    fishboy2010年05月17日

    学习啦!谢谢楼主! 展开

    回复 回复

  • 新咖啡男人
    新咖啡男人2010年04月19日

    支持&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支持&nbsp;等待 展开

    回复 回复

  • 湖南核电
    湖南核电2010年04月14日

    加油吧,桃花江核电,为争取内陆首核而努力奋斗。 展开

    回复 回复

  • lzy2006_123
    lzy2006_1232010年04月14日

    不错,希望桃花江给全国人民更多的惊喜</br>加油,桃花江!!!!!:victory::victory::victory: 展开

    回复 回复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