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围剿中国核电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核电核电圈帖子详情
12

美国围剿中国核电

本帖由fengshen发布于2010-07-29 13:37:101114次浏览4人跟帖

  • 12
  • 1114
关注
fengshen
2010年07月29日
帖子认领  

本帖最后由 541790202 于 2011-10-17 18:35 编辑 郎咸平 发表于 2010年07月27日 14:11 5月20日 墨西哥湾,英国石油公司BP原油外漏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环保大灾难,鱼也死了、鸭子变得像烤鸭的感觉、乌龟也死了。然而,就是因为这个泄漏使得奥巴马的民调到达了历史的低点,他的支持率开始逐渐下滑、而他的不支持率则在上升达到了最高点。这使得奥巴马痛苦不堪,甚至根据媒体报道有超过半数的人对奥巴马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处理是不满意的,甚至危及到他以后的竞选连任,所以这个危机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你是奥巴马,碰到这种漏油事件,你能怎么办?你在能源政策上交出又快又好的成绩单,否则这个漏油事件怎么善终?而5月20日的漏油事件,5月24/25日就是第二轮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除了上次我说的新能源能让他加分之外,还有就是核能发电。当然核能发电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新能源,但是这个又不一样,这个玩意儿让我感到非常生气,数据显示2009年3月份,中国从美国西屋电气引进了4个机组,其中两个在浙江三门、两个在山东海阳。我们核电上打的其实是“万国牌”,其中有加拿大的设备叫做秦山三期、俄罗斯的设备叫做田湾、法国核电站就是大亚湾的后续项目、现在又有了美国西屋电气叫做AP1000。  根据媒体报道,美国西屋AP1000在2006年12月投标时胜出的原因是因为报价低,低了每千瓦1000到1500美元之间,而且我们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认为中国在2006年年底率先引进AP1000的技术实际上是节约了成本。那么实际数据则是,2006年的国际招标是每千瓦1800-1900美元上报中央,而不是王炳华所说的1000-1500美元,而且负责引进的中国核电技术公司现在也要求中国政府准备按2000多美元一千瓦的价格来接盘,而且还附带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条件:上不封顶。  除了我们规划的1800到1900美元上报中央、要求政府以2000多美元接手之外,我们发现美国的技术还要再外加4300美元以上的每千瓦投资的研发费用、投资费用,加在一起6000多美元。与昂贵的外国第三代AP相比,我们自主设计的秦山二期核电站,每一千瓦全部加在一起只有1662美元,如果用AP1000除了2000多美元价格接手之外还有4000多美元以上的每千瓦投资的钱。因此,它是我们自主建设的3倍。我们花了8000亿引进AP1000,8000亿拱手让人!  其实我对中国的工业一直报以怀疑的态度,但是核能方面,我必须老实的说中国是比美国先进的!我们已经掌握了第四代技术。核能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技术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与第四代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我为什么要把这个技术和大家做个介绍呢,因为他们到处申诉到处投诉我们决定不用他的,因为他的技术太先进了。这技术的差别在于,前三代有个通病就是当你要对反应炉降温的话,必须插入控制棒。但是美国的三里岛、俄国的切尔诺贝利曾经发生过核能事故,原因在哪里?我们以三里岛为例,控制棒插进去之后融化掉了,融化掉之后温度就控制不住,就随时有核爆炸的危机,所以这个控制棒本身就是前三代技术的一个根本。控制棒就是前三代核能技术的根本,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建核电站这么的困难,因为它解决不了控制棒的问题。而我们国家就提出了解决控制棒问题的技术,不用控制棒用汽冷,叫做高温汽冷的概念。直接查阅学术研究期刊会发现,2002年的《核工程核设计》发表了介绍清华大学关于100万千瓦的“模块式的高温汽冷堆”,就是不用控制棒来降低温度而用汽冷的方式,它的主编也是这方面的权威,他介绍说:这是第一个第四代的反应堆,它不仅存在于纸面上而且存在于现实中,虽然目前的设计只是一个小反应堆,它的所有部件和设计可以用到更大规模的电厂商都没有问题。所以04年的9月3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排下,世界第一座模块式高温汽冷核反应堆在北京,而不是在美国,首次对外进行了和安全试验。来自30多个国家,60余位国际原子能专家在现场看到了不插入控制棒的情况之下,如何搞冷却这么一个议题。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正在运行中的反应堆来进行事故的演练,这也充分说明中国和平利用核能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们的研究这么厉害,但是结果却是什么呢?我们竟然在第二次的中美经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会议中,同意与一个核能技术赶不上我们的美国共同分享这个第四代的技术。作为回报,美国提供第三代的技术给我们。换句话说,我们把最先进的技术和美国人分享,换来的却是继续把美国还没开发出来的技术在中国做活体实验,并且出钱让美国人来评审美国现在的技术,最后把一个8000亿的市场的份额拱手让与美国人。  最后我得讲句公道话,我并不怪政府,请你想想看,连我都知道的,我们搞核能的人员会不知道吗?今天只是我把核能的概念用非常简单的话语将给各位朋友听,请你再想想看,连我都知道、我们核能单位知道,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其好似我并不怪我们核能技术总公司,因为我们没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呢,那原因就是美国汇率大战的延伸。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4条)
还可输入600字
全部评论4
  • xujingming
    xujingming2010年08月03日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展开

    回复 回复

  • beunavl
    beunavl2010年08月01日

    不敢苟同………… 展开

    回复 回复

  • feibao614
    feibao6142010年07月30日

    确定是郎咸平的言论? 展开

    回复 回复

  • 想当斑竹
    想当斑竹2010年07月29日

    典型的书生意气!</br>情况了解不多,专业知识不清,分析基本混乱。</br>难怪经济一塌糊涂嘛!都是这样的先生在发言? 展开

    回复 回复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