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541790202 于 2011-10-25 17:58 编辑 3月14日,我到浙江三门核电站考察,期间与中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日本福岛核电事故成因、堆型、处置及我国核电装置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三门核电缪亚平副总经理曾作为国际核电协会(WANO)检查组副组长在福岛核电检查一个月,有福岛核电站全套图纸,很熟悉福岛核电站的情况。 福岛核电一号机建成于1971年,采用美国 GE公司早期生产的46万千瓦沸水堆。当时的安全技术不完善,而沸水堆本身的技术特点是造成在地震海啸双重打击下发生事故的原因。沸水堆没有蒸发器,只有一个蒸汽回路,反应堆产生的带放射性蒸汽直接进入常规岛推动气轮机发电,所以常规岛也有放射性,采用密闭厂房。但沸水堆具有简单、造价低、蒸汽压力参数低、炉膛大、线功率密度低等有利于安全的优点。可是,在这次地震海啸情况下,应急柴油机组被淹失灵,全厂无电力供应,反应堆无法注水冷却,沸水堆的这些特点成了致命弱点。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排放蒸汽减压,但沸水堆没有二回路,只能排放一回路中含有放射性的蒸汽,造成环境幅射。如是压水堆,可以排放二回路不含放射性的蒸汽。 福岛核电一、三号机组爆炸均因氢气爆炸引起。氢气是因为燃料棒过热到 1600度以上,燃料棒包壳锆和水发生锆水反应产生氢。电视上有专家解读氢是常规岛氢冷却产生的,是错误的。氢气积聚在厂房顶部,而老式的反应堆没有除氢装置,引起了爆炸。而现在的新式反应堆有氢复合装置,使氢又复合成水,不至于产生爆炸。福岛核电沸水堆的厂房配置最外层是我们电视画面看到类似水立方的厂房,它是没有承压能力的,爆炸炸掉的就是这个厂房的上部。厂房里还有安全壳, 安全壳内才是压力容器,核反应在压力容器中进行。所以只有厂房炸开,安全壳尚完好,不致于有大量放射性外泄。电视中有的专家对何处发生了爆炸分析有误。 日方在处置中也有失误。地震海啸发生到一号厂房爆炸八小时日方未采取注入海水的果断措施,可能是抱有侥幸,想保全设备,如早下决心注入海水不至酿成大祸。 14日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注意到了福岛二号机的危险。福岛二号机燃料棒仍然裸露, 没浸入水中,持续升温后必然烧熔。二号机安全壳内压力已达8.4公斤,已达安全值4公斤的两倍,我们已预感到二号机安全壳可能破损,放射性物质外泄,将造成灾难性后果。15日早六点二号机安全壳完全卸压,周边幅射异常高,估计二号机安 全壳已破损,幅射灾害终于发生,其后果是很严重的。我国采用的全部是压水堆,比福岛核电晚建三、四十年,技术上已大大改进。首先压水堆采用三回路,如遇紧急情况需释放蒸汽减压,可将二回路不含放射性的蒸汽外排。二是新堆型已普遍装了氢复合装置,氢复合成水,不会发生福岛核电这样的氢爆炸。三是压水堆有蒸发器,三个蒸发器中的水也可带走一部分热量。 所以如遇福岛地震海啸这样的极端情况,压力堆的抗灾能力要优于沸水堆。大家认为我们选择压水堆路线是正确的。现在三门正在建设的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大家分析更是针对了这次核事故暴露出的问题。AP1000采用爆破阀,在没有任何外界电源的情况下可自动爆炸,放出二回路蒸汽到顶上水箱减压,顶上水箱下泄水冷却,安注箱向压力容器内注水, 另设计上保证既使堆芯都熔化,压力容器也不会烧穿,将放射性物质控制在容器内等等。所以我们选择具有非能动性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十分正确的,即使发生日本这样的极端情况也能有效应对。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严重同意楼上说法 展开
0回复 回复
不要盲目崇拜,都知道说别人的缺点和短处。等AP1000首堆成功运行10~20年再说好不?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