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的缺陷是需要水流的速度作用在水轮上,当水轮驱动后,这种作用明显减弱,液固能量耦合的不理想,所以通常的水轮发电太高水头,来实现水流冲击水轮,达到较为高效的转换。但投入大,周期长。 我的发明是一种非水轮式水力发电,效率从原理上来看,要高于水轮发电机,最大的特点是不需建立水坝,是一种低水头的就能实现高转换效率水力发电机。结构简单,适用,可以应用到我国低流差江河水系进行水力发电。 我解释一下我的发电高效的原因,这与液固动力耦合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可以用水流动量的变化就能说明一切,水轮机驱动后显然水流动量变小,自然水轮驱动的扭矩就变小了,转换效率就降低了。而只有通过建设水坝提高水头,大幅度的提高水流速度才能避免上述的显著变化。 那么,你可能要问我的发明液固耦合怎么就效果高呢?首先我的水力发电机的原理是基于容积式,也就有点像是液压马达那种 ,入口和出口是通过密封隔断的,进入发电机的水流产生的水力全部作用在负载上,之后流出发电机,容积损失远远小于水轮发电机。那可能说按照你的说法,那液压马达就可以用作发电机了。不可以,液压马达工作需液体的压力,压力越高输出的动力越大,而低水头意味着低压力,耦合的动能十分有限。 水击现象是我们生活中能看得到的一种现象,但通常这种水击被视为一种有害的现象,如水库闸门关启,水道管线阀门关闭,液压系统一些负载的状态的变化等都会引起水击现象,严重的话会造成设施损毁。水击形成的压力很高,高于正常压力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能不能利用水击的现象“变害为利”呢?这是可以的,实际上水锤泵就是一典型利用水击原理来实现“变害为利”的,这为我们进行水力发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通过调研,利用水击现象实现水力发电的技术方案,在国内也有尝试,并形成了一些产品。但这种发电虽然可以实现低水头发电,但效率并不高,原因在于这种发电形式环节多、水击能量损失大,没有将水击直接作用在负载上,而是通过最后形成稳定的较高水头驱动一马达来实现发电的。 但通过调研,我更加认识到利用水力水击现象可能是唯一实现低水头高转换率发电的一种方式。但关键是怎么才能形成水击并能不断的作用在负载上。像水轮那样旋转的负载形式显然不行,但往复的发动机给了我一些启示,后来通过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样机。 最后,我还想通过一个简单的撞击例子,说明我这种水力发电的优势。其实水力发电可以比作撞击,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的都会觉得交通事故追尾的撞击程度不如迎面撞击来的惨烈(有点残忍),但从能量角度来说,越惨烈说明相互耦合的能量越大,水轮发电就好比追尾式发电,追尾撞击要想很惨烈,只有提高后车的车速。而迎面撞击却不需要双方很高的速度,就能有很严重的后果。我的水力发电属于后者。 今天,到这里发帖,是想找到一些渠道,我也是非水利系统,非行业专业知识人士,但一直有着这么个想法,看看怎么么将这件事做下去,也欢迎拍砖,各抒己见。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谢谢楼主发好帖子 收藏了!!!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