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络的拓扑分析是根据配电电气元件的连接关系,把整个配电网络看成线与点结合的拓扑图,然后根据电源结点、开关结点等进行整个网络的拓扑连线分析,它是配电网络进行状态估计、潮流计算、故障定位、隔离及供电恢复、网络重构等其它分析的基础。配电网络的结构庞大且复杂,网络结构由于故障或负荷转移操作中开关的开合,经常发生变化。作为配电网络分析的基础,网络拓扑计算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好的网络拓扑算法。好的网络拓扑算法应该有效且直观,它不仅能满足配电网自动化中的不同高级功能的要求,还应能实现配电网络连通性的快速跟踪和识别,适应事件变化。同时还应节省存储空间和其他高级计算功能的时间。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现有的研究有关联表矩阵表示法、网基矩阵表示法、结点消去法、树搜索表示法、离散处理法等。(1)关联表矩阵表示法,联表矩阵,设备编号来分析设备的连接关系,得到网络的拓扑。其中建立了两个表矩阵,N行13列的结点描述矩阵和M行16列的支路描述矩阵。这两个矩阵即包含了每一个结点和每一条支路所相关联的结点或支路号,以及各自的属性。由于配电网络结构复杂,基于关联表的搜索分析方法会很复杂费时,难以实现网络拓扑的快速跟踪。(2)网基矩阵表示法:该方法是基于图论的表示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配电网络是一个变结构的网络,网络由结点和弧构成。称变结构网络的各种允许结构形态为网形,称所有网形中出现的弧的并集对应的基础图为变结构网络的网基。网基用网基结构矩阵来描述,对于一个N结点的网络,网基结构矩阵为N行N列的方阵,该矩阵表示了结点间的连接关系。网形则采用弧结构矩阵来描述。将网基矩阵经基形变换得到描述网形的弧结构矩阵。该方法从配电网络的变结构特点出发,能有效的表示配电网络拓扑,但是它是基于矩阵的表示方法,而配电网络的矩阵稀疏程度很高,占用了较大的存储空间。(3)结点消去法:该方法即通过消去中间节点,降低邻接矩阵的阶数,减少计算量和计算冗余度,提高计算速度。这种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忽略掉中间结点,只分析对拓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结点之间的连通状态。结点消去法适用于任何接线方式,尤其对复杂的接线分析非常有效。大大减少了计算冗余度和计算量,提高了计算速度。但会影响到状态估计、潮流计算、故障定位、隔离及供电恢复、网络重构等其它分析。(4)树搜索法:在树搜索中,将母线看作图的顶点,将支路看作是图的边。通常对配电网来说,开关变位造成网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关变位的影响是局部的,基于此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只搜索断开开关所在的厂站电压等级的拓扑分析方法,可提高网络拓扑分析效率。(5)离散处理法:电力系统既含连续动态,也含离散动态。开关状态变化引起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变化,是一种典型的离散事件动态过程。把整个电网拓扑分析问题分解为若干基本分析单元,采用基本分析单元的有色Petri网模型,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只需重新计算受变化的开关状态影响的母线,可提高拓扑分析的效率。通过对上述算法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有特点,然而孤立地使用其中任意一种都无法达到直观、有效、快速等配电网拓扑的综合要求。因此要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配电网络的拓扑分析。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专业化,精细化 展开
0回复 回复
好资料谢谢:victory: 展开
0回复 回复
收藏了 很专业 我还是小白 等以后会了再看 展开
0回复 回复
很专业,但不深入,我想这个问题要讲清楚得写很多 展开
0回复 回复
很专业哦:) 展开
0回复 回复
如醍醐灌顶啊!!!! 展开
0回复 回复
离散处理法:电力系统既含连续动态,也含离散动态。开关状态变化引起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变化,是一种典型的离散事件动态过程。把整个电网拓扑分析问题分解为若干基本分析单元,采用基本分析单元的有色Petri网模型,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只需重新计算受变化的开关状态影响的母线,可提高拓扑分析的效率。通过对上述算法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有特点,然而孤立地使用其中任意一种都无法达到直观、有效、快速等配电网拓扑的综合要求。因此要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来实现配电网络的拓扑分析。</br> 展开
0回复 回复
好专业:)看不大懂啊 展开
0回复 回复
很好很强大 展开
0回复 回复
路过,也支持一下楼主吧!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