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我的回帖不完美吗?楼主给评分啊!!!!!!!!!!!!! 展开
0回复 回复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化合物硅钼兰或磷钼兰溶</br>液吸收波长为815nm的光后呈蓝色,颜色越深,说明所含物质的浓度越大。</br>目前,硅、磷表大多采用吸光光度法,即光电比色法原理工作。</br></br>1)光电比色法的理论基础是光吸收定律,又称朗伯—比耳定律:</br>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溶液时,其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厚度的</br>乘积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br> A = K c b</br> A——吸光度或光密度,表示光线通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br> Io</br> A = Iog ----- , Io为入射光的强度;I为透过光的强度</br> I</br> K ——比例常数,它与入射光的波长、物质的性质和温度有</br> 关,与光的强度、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无关;</br> c ——溶液浓度;</br> b ——溶液厚度。</br></br>由朗伯—比耳定律可以看出,当指定溶液的厚度一定时,吸光度与溶</br>液浓度成正比。</br>2)光电比色法是以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将被测无色物质转变成一种对一定波长的光有特征吸收的化合物,比如将无色的硅酸盐转化成硅钼兰,则溶液中所含硅钼兰的浓度越大,颜色就越深,入射的光(波长815nm)被溶液吸收的就越多。</br>经光电池将透过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流的大小来确定物质(硅酸根)的含量。</br>) 无色的硅酸盐或磷酸盐转变成有色稳定的化合物的化学过程:</br> 加钼酸铵(1) 加草酸(3) 加硫酸亚铁铵(4) </br>样水 磷钼黄 硅钼黄 磷钼蓝 </br> 加H2SO4(2)</br></br> 光度计(5)</br></br>1、加入试剂1——钼酸铵</br></br>2、加入试剂2——硫酸,降低样水的pH值(1.2--1.3) ,样水中的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黄。但光吸收特征性差。测量灵敏度低。</br></br>3、加入试剂4——硫酸亚铁铵(还原剂),将样水中的磷钼黄还原成蓝色的磷钼蓝。</br></br>5、将含有磷钼蓝的样水送入光度计进行光电比色测量。</br></br>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