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联盟:2021年11月公共充电桩同比增长57.1%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1年11月比2021年10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0万台,11月同比增长57.1%。截至2021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09.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45.0万台、交流充电桩64.6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06台。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3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1.7%。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四川、山西、浙江、陕西、河南、上海、福建、北京等省市,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1年11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10.81亿kWh,比上月增加0.66亿kWh,同比增长40.2%,环比增长6.5%。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运行情况,截止到2021年11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13家,分别为:星星充电运营24.6万台、特来电运营23.5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云快充运营13.6万台、南方电网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3.5万台、汇充电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2万台、万马爱充运营1.9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8万台、亨通·鼎充运营1.1万台,万城万充运营1.0万台。这13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2.7%,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7.3%。车企随车配建充电设施运行情况,截至2021年11月,采样了38.1万条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原因数据。其中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居住地物业不配合这三个因素是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8.6%、10.3%、9.9%,合计68.8%,工作地没有固定车位、报装难度大、用户选用专用场站充电及其他原因占比为31.2%。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2021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70.4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涨59.1%,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198.1%。截止2021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38.5万台,同比增加55%。中汽协:9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9.6% 新能源汽车销量35.7万辆创历史新高12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一期产销数据显示,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8.5万辆和252.2万辆,环比增长10.9%和8.1%,同比下降9.3%和9.1%。至此,在今年过去的11个月中,我国汽车产销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同比增长3.5%和4.5%,增速比1-10月继续小幅回落。这其中,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然出色,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5.7万辆和45.0万辆,环比增长15.1%和17.3%,同比增长1.3倍和1.2倍。 具体到各新能源类别上,11月中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2万辆和3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 成8.5万辆和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2辆和147辆,同比分别下降26.4%和49.3%。从细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的产销也均刷新记录。当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17.8%,继续高于上月,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9.5%。今年1-11月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7倍。市场渗透率达到 12.7%,高于前10月。这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0.4万辆和24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 1.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7万辆和5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燃料电 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0%和16.0%。面向12月,中汽协分析指出,今年9月以来我国月度产销环比持续增长,汽车市场总体呈现一定回暖迹象,预计12月产销有望延续环比增长势头,全年产销将超过2600万辆,同比小幅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有望双双超过340万辆。若以我国汽车全年累计销量26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340万辆计算,渗透率约在13.1%左右,在此预测背景下,12月我国汽车销量目标约在251.1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则在41万辆,较11月4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回落,单月新能源新车销量渗透率将超16%,略低于11月17.8%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乘联会: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8%12月8日,乘联会披露的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9万辆,环比增长17.9%,同比增长131.7%;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80.7万辆,同比增长190.2%。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8%;1-11月新能源车零售251.4万辆,同比增长178.3%。这是新能源车经历了10月的环比下滑之后,再度迎来了环比增长,并创出年内单月新高,意味着,在补贴逐渐退出的背景下,新能源车的市场需求仍在迅速释放。同时,11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升至14家,分别为比亚迪90546辆、特斯拉中国52859辆、上汽通用五菱50141辆、长城汽车16136辆、小鹏汽车15613辆、广汽埃安15035辆、奇瑞汽车14482辆、理想汽车13485辆、吉利汽车13090辆、上汽乘用车12225辆、上汽大众11986辆、蔚来汽车10878辆、一汽大众10705辆、合众汽车10013辆。其实,新能源车的11月销量是逆势爆发,总体来看,1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表现并不理想,零售量为181.6万辆,同比下降12.7%,相较2019年11月下降6%,环比增长6%。可见,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此消彼长之下,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继续上升。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20.8%,再次超过20%大关。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7.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9.4%,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6%。1-11月的渗透率为13.9%,今年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突破15%,相比起2020年全年5.8%的渗透率,明显增长。乘联会表示,实际上,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线性上升,未来要持续大幅提升是有一定难度的,判断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应该能突破20%。此前,中金公司也预计,2022年全球主流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0%临界点,将进入S型增长曲线的陡峭阶段。需要指出的是,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够如此快速的增长的部分原因是,今年汽车市场的芯片产业链受到疫情冲击,导致芯片供给不足,从而影响了整体乘用车的供应。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