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钢铁企业来说,粉尘治理系统是保障钢铁企业环境和职工健康的重要设施,其收尘能力评估和监测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到超低排放改造预期治理效果的关键,在实际评估监测过程中,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1、收尘能力的评估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各企业针对粉尘治理系统收尘能力多数都采用通过罩面风速现场抽测以及对关键环节的除尘器单位装备规模风量进行比对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①罩面风速检查多为抽测,且缺少规范方法,导致即使在除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测点位置或工况也能得出符合要求的结果。 ②单位装备规模风量仅能对除尘器总体收尘能力进行初步评估,无法判断各个收尘点位收集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正常。 ③评估对象覆盖度不足,仅有烧结配料、筛分,高炉矿槽、出铁场,转炉车间等少数关键环节,无法代表全厂全部收尘设施及点位。 ②粉尘治理设施历史运行情况的判断也存在问题 多数企业在评估监测中仅根据具体点位对应除尘器风机电流是否出现明显波动,来判断是否正常使用除尘设备;或者通过生产设施启停信号与除尘设备风机电流历史运行曲线比对来分析同步运行情况。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除尘设备风机电流未发生波动并不代表收尘点位风量满足要求;另外一方面,查询历史记录覆盖的点位和时间段比例较低,存在选择性评估得出符合超低的情况。 由此可见,为了确保钢企粉尘治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治理效果,需要对除尘设备的收尘能力评估和监测进行规范和强化,提高评估和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主要建议如下: 1、应针对全部粉尘治理系统进行评估监测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 在进行无组织改造和评估监测时,应对照无组织排放源清单,对全部粉尘治理系统进行梳理,根据各粉尘治理系统所对应的排放源特征、工况情景、粉尘治理系统图、设计计算书,评估各粉尘治理系统能力与点位收尘需求是否匹配、收尘罩设计是否合理、管路布局和阻力平衡设计是否合理;在设计改造方案时,应针对一个区域内相关联的粉尘治理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设计,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私拉乱搭收尘管道,导致出现有收尘设施但实际收尘能力不足的情况。 2、除生产设施与除尘器运行信号同步外,还应对各收尘点位设计收尘能力进行分析 在现场评估监测开展同步运行情况以及有效性分析时,除评估生产设施与除尘设备运行信号是否同步运行外,还应分析粉尘治理系统是否长期按照各收尘点位设计收尘能力有效运行: 首先根据不同的生产工况,对阀门切换情况进行分析;再根据不同生产工况下的风量需求,结合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控制系统中各除尘器长期运行风量判断是否满足要求;最后结合现场环境、关键收尘点位实际风量、布设的粉尘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后续企业如需自查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也可以利用这一方法,快速、量化的判断各个收尘点位是否正常运行,为企业环保治理设备长期有效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依据。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