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缸的弊端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火电我们都是电力人帖子详情
50

切缸的弊端

本帖由汽汽引射器发布于2023-08-08 10:53:061065次浏览1人跟帖

  • 50
  • 1065
关注
汽汽引射器
2023年08月08日
 

当前机组灵活性政造最流行的方案是所为切缸,即通过改造,使低压缸能实现零出力运行。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讲,这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 1、开缸更换或喷塗处理未级叶片是不必耍的,丹东电厂大胆实践不改造小负荷运行,根本没有问题。如果真的需要,那么制造时真接用安全叶片就是了。 2、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本来凝汽机组变成了背压机组,热电牵连度更大了,灵活性反而下降了。如果说限制低庒缸进汽,能多抽汽供热,那么不改造不是也一样吗? 3、就算是低压缸(叶片)安全了,可是高、中压缸就不安全了。如要大负荷供热,中压缸排汽压力就升高,高中压缸各级压差就减小,大幅变工况,内效率下降严重,缸体温度升高很多,如果一旦超出滑销系统的承受能力和缸体内应力的限制还有动静部分轴向间隙的限制,那问题就大的可怕了。 最后说两句话: 1丶切缸不是热电解耦措施,作为调峰灵活性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均不存在,存在是无知和利益相加的得数。 2丶引射配汽解耦方案,完全遵循锅炉(大负荷)和汽机(小负荷)的安全运行状态,即使在极大的解耦幅度下。 近两年切除低压缸越来越流行,大家都认为切除低压缸能够实现热电解耦,有些电厂不惜花数千万的投资进行改造,但是如果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入的剖析,会发现这是一个编造的技术骗局。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国内某些专家引用的“汽轮机末级叶片应力峰值”的问题,通过回顾文献,我们可以查到国内关于“汽轮机末级叶片应力峰值”最早是有王仲博撰写的《干式冷却系统汽轮机低压末级长叶片运行特点及分析》、《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末级长叶片可靠性的试验研究》,其中提到了在某电厂实测小容积流量工况下的叶片应力曲线,其中685mm叶片确实出现了较明显的尖峰极大值,但是665mm叶片的尖峰值则相对其正常运行值变化不大,甚至就是叶片的安全设计裕量之内,仔细研读论文可以发现,685mm叶片是自由叶片,665mm叶片是带围带的叶片,由于自由叶片的整体刚度降低,发生颤振的动应力值较高,但是对于刚度较强的叶片形式,其动应力尖峰值不可能引起叶片损伤与危害,这与国内某些专家所主张的“快速通过危险区域”是相矛盾的,因为对于目前运行的主力300MW、600MW等机型,其末级叶片都是采用围带、拉筋提高整体高度的叶片形式,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危险区域”。其次,按照目前实际已经进行切除低压缸改造的运行机组数据看,切除低压缸的末级叶片进口参数如下表所示:其容积流量恰好是切除低压缸前设计容积流量的37%,正好在王仲博所述论文中提到的“围带叶片”的“危险区域”中。根据以上两点,所谓的切除低压缸是根据不需要进行改造的,尤其是更换全密封蝶阀和加装小冷却管道,直接通过机械限位或者低压缸联通管蝶阀开孔的方式,保证有一定的冷却流量即可,对于电厂,完全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改造。目前笔者所在的电厂已经采用类似的方式,在不同的工况下调整联通管蝶阀最小开度的形式,确定了安全稳定的运行曲线,运行效果良好。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根据笔者实际的运行情况,发现当低压缸流量在50-60t/h时,低压缸末级排汽温度仍然在允许范围内,如果继续降低蝶阀开度,低压缸流量继续降低,就需要开启低压缸喷水减温阀,但是这将会导致低压杆末级叶片的水蚀问题,但是此时继续关小蝶阀开度的意义已经不大,因为低压缸进汽流量已经很低,继续关小蝶阀开度的热电解耦收益已然较小。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1条)
还可输入600字
全部评论1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