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聊分布式光伏。最近国家政策有了新变化,从以前的补贴驱动转向了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以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收益更多得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态势,而不是单纯靠政府补贴。这可是个大变化,对项目收益的影响越来越大。 今天,咱们就来梳理一下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的5大核心政策要点,以及如何在新政策下“搞钱”。入市路径与参与方式 1准入范围扩大首先,咱们得搞清楚项目的入市路径和参与方式。这可是决定收益模型的关键因素。目前主要有三种入市路径:直接参与:这适合技术条件完善、规模较大的工商业项目。项目需要具备分时计量、通信及控制系统,可以直接对接电力市场。好处是收益高,但风险也大, 因为得自己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聚合参与: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虚拟电厂,把分散的项目“打捆”入市。这种方式降低了技术门槛和入市成本,特别适合中小型屋顶光伏项目。收益由聚合主体和项目业主协商分配,所以得注意分成比例和合同条款。被动参与:项目不需要设备改造,通过电网代理参与绿电交易。这种方式适合自用比例低、消纳能力弱的项目,但收益稳定性较低,因为电价由市场决定。 2搞钱策略大型工商业项目:优先选择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利用现货市场的峰谷价差,优化发电时间和电量,最大化收益。同时,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降低市场风险。中小项目:联合虚拟电厂或聚合商入市,降低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加强与聚合主体的沟通,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和市场策略。自用比例高的项目:锁定长期购电协议(PPA),确保稳定的电费收入。上网模式调整接下来,咱们聊聊上网模式的调整。2025年的新政策明确了6MW以上的工商业项目原则上需要“全额自发自用”,只有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才允许余电上网。余电电价按现货市场实时价格结算,通常低于原标杆电价,导致综合电价下行。而6MW以下的项目,仍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但需要承担新增费用,如系统备用费、交叉补贴等,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1避开红区全国已有450多个市县被划为“红区”(电网承载力饱和区域),暂停新增分布式光伏备案。投资前,查询目标区域的电网消纳能力,优先选择电网承载力较强的“绿区”进行投资。2聚焦小微工商业6MW以下项目竞争加剧,挖掘自用比例高、用电稳定的轻工业或冷链仓储等场景。这些场景通常具有稳定的电力需求和较高的电价水平,有助于提升项目收益。新增费用与成本随着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的推进,新规要求分布式光伏与传统电源“公平承担责任”。项目方新增了以下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如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系统备用费(保障电网备用容量);政策性交叉补贴(平衡工商业与居民电价差异);辅助服务费用(如调峰调频成本)。以山东为例,2025年新并网分布式光伏需按15%电量比例参与市场交易并承担费用,进一步拉低净收益。1缩短投资周期缩短投资周期:将资产评估周期从20年缩短至15年以内,加速资金回笼。比如“3.5年送电站”模式,业主免费获电站后享长期收益。 2压缩非技术成本与屋顶业主友好协商或采用其他方式降低成本,如屋顶租金、居间费需压降至0.1-0.2元/瓦,避免高额中间成本。新增费用与成本新规明确分布式光伏需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四可)的要求。具体包括:功率预测:上传率与准确率需达电网考核标准; 分时计量:实现15分钟级数据采集;远程调控:支持电网调度指令响应。未达标项目可能被限制发电或罚款,这倒逼投资方加装智能电表、储能系统或虚拟电厂接口,增加了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技术难度。1绑定技术服务商绑定技术服务商:与具备功率预测、微电网设计能力的企业合作,分摊技改成本。2虚拟电厂布局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需求响应,获取调峰补偿收益。新增费用与成本最后,咱们聊聊商业模式的创新。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项目方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点,以提升项目的价值。 隔墙售电受限:第三方投资的项目需与用电方为同一法人,限制跨主体交易。项目方需要更加注重与用电方的合作和共赢关系。 源网荷储一体化:仅试点区域允许,需配套储能并承担偏差考核,但项目方可以获得更高的消纳优先级和更多的政策支持。绿证交易:分布式光伏可核发绿证,通过绿证交易获得额外的绿电溢价收入(约0.03-0.05元/度),增厚收益,提升项目价值。1聚焦园区内循环:在工业园、数据中心等场景开发“自发自用+储能”项目,规避隔墙售电限制。2绿证捆绑销售与高耗能企业(如电解铝、数据中心)签订长期绿电协议,将绿证与电力产品捆绑销售并锁定溢价。新增费用与成本政策收紧与成本上升倒逼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投资者需紧盯三大方向:区域选择:避开红区,聚焦消纳能力强的中西部及新兴市场,提升项目收益水平。技术适配:满足“四可”要求,并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可控性和竞争力。模式创新:通过绿证、虚拟电厂等工具,挖掘增量收益,提升项目整体价值。总之,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项目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今天咱们来聊聊分布式光伏。最近国家政策有了新变化,从以前的补贴驱动转向了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以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收益更多得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态势,而不是单纯靠政府补贴。这可是个大变化,对项目收益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咱们就来梳理一下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的5大核心政策要点,以及如何在新政策下“搞钱”。 入市路径与参与方式1准入范围扩大首先,咱们得搞清楚项目的入市路径和参与方式。这可是决定收益模型的关键因素。目前主要有三种入市路径:直接参与:这适合技术条件完善、规模较大的工商业项目。项目需要具备分时计量、通信及控制系统,可以直接对接电力市场。好处是收益高,但风险也大,因为得自己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 聚合参与: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虚拟电厂,把分散的项目“打捆”入市。这种方式降低了技术门槛和入市成本,特别适合中小型屋顶光伏项目。收益由聚合主体和项目业主协商分配,所以得注意分成比例和合同条款。被动参与:项目不需要设备改造,通过电网代理参与绿电交易。这种方式适合自用比例低、消纳能力弱的项目,但收益稳定性较低,因为电价由市场决定。 2搞钱策略大型工商业项目:优先选择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利用现货市场的峰谷价差,优化发电时间和电量,最大化收益。同时,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降低市场风险。中小项目:联合虚拟电厂或聚合商入市,降低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加强与聚合主体的沟通,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和市场策略。自用比例高的项目:锁定长期购电协议(PPA),确保稳定的电费收入。上网模式调整接下来,咱们聊聊上网模式的调整。2025年的新政策明确了6MW以上的工商业项目原则上需要“全额自发自用”,只有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才允许余电上网。 余电电价按现货市场实时价格结算,通常低于原标杆电价,导致综合电价下行。而6MW以下的项目,仍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但需要承担新增费用,如系统备用费、交叉补贴等,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1避开红区全国已有450多个市县被划为“红区”(电网承载力饱和区域),暂停新增分布式光伏备案。投资前,查询目标区域的电网消纳能力,优先选择电网承载力较强的“绿区”进行投资。2聚焦小微工商业6MW以下项目竞争加剧,挖掘自用比例高、用电稳定的轻工业或冷链仓储等场景。这些场景通常具有稳定的电力需求和较高的电价水平,有助于提升项目收益。新增费用与成本随着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的推进,新规要求分布式光伏与传统电源“公平承担责任”。项目方新增了以下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如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系统备用费(保障电网备用容量);政策性交叉补贴(平衡工商业与居民电价差异) ;辅助服务费用(如调峰调频成本)。以山东为例,2025年新并网分布式光伏需按15%电量比例参与市场交易并承担费用,进一步拉低净收益。1缩短投资周期缩短投资周期:将资产评估周期从20年缩短至15年以内,加速资金回笼。比如“3.5年送电站”模式,业主免费获电站后享长期收益。2压缩非技术成本与屋顶业主友好协商或采用其他方式降低成本,如屋顶租金、居间费需压降至0.1-0.2元/瓦,避免高额中间成本。新增费用与成本新规明确分布式光伏需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四可)的要求。 具体包括:功率预测:上传率与准确率需达电网考核标准;分时计量:实现15分钟级数据采集;远程调控:支持电网调度指令响应。未达标项目可能被限制发电或罚款,这倒逼投资方加装智能电表、储能系统或虚拟电厂接口,增加了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技术难度。 1绑定技术服务商绑定技术服务商:与具备功率预测、微电网设计能力的企业合作,分摊技改成本。 2虚拟电厂布局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需求响应,获取调峰补偿收益。新增费用与成本最后,咱们聊聊商业模式的创新。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项目方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点,以提升项目的价值。隔墙售电受限:第三方投资的项目需与用电方为同一法人,限制跨主体交易。 项目方需要更加注重与用电方的合作和共赢关系。源网荷储一体化:仅试点区域允许,需配套储能并承担偏差考核,但项目方可以获得更高的消纳优先级和更多的政策支持。绿证交易:分布式光伏可核发绿证,通过绿证交易获得额外的绿电溢价收入(约0.03-0.05元/度),增厚收益,提升项目价值。 1聚焦园区内循环:在工业园、数据中心等场景开发“自发自用+储能”项目,规避隔墙售电限制。 2绿证捆绑销售与高耗能企业(如电解铝、数据中心)签订长期绿电协议,将绿证与电力产品捆绑销售并锁定溢价。新增费用与成本政策收紧与成本上升倒逼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投资者需紧盯三大方向:区域选择:避开红区,聚焦消纳能力强的中西部及新兴市场,提升项目收益水平。 技术适配:满足“四可”要求,并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可控性和竞争力。模式创新:通过绿证、虚拟电厂等工具,挖掘增量收益,提升项目整体价值。总之,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项目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欢迎大家加入社群持续交流学习 欢迎大家入群 深入交流学习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线缆厂家18665259956 展开
0回复 回复
光伏行业未来展望 尽管光伏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核心推动力仍未改变,规模仍在稳步增长。未来,光伏行业需加强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政策协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8665259956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