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交易与碳的双向奔赴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售电电力交易圈帖子详情
1

电力交易与碳的双向奔赴

本帖由北极星电力交易专家发布于2025-02-24 11:19:40121次浏览0人跟帖

  • 1
  • 121
关注
北极星电力交易专家
02月24日
 

在“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的全球大背景下,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的“大户”,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转型。这场转型不仅关乎能源结构的优化,更关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地球生态的未来。 电力交易机制的创新与碳市场的深度融合,如同双轮驱动,正成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化、市场化的重要引擎。 #政策框架:顶层设计驱动电力交易与双碳协同# 1、《能源法》的纲领性作用2025年,《能源法》的正式出台,犹如一面旗帜,引领着电力行业绿色转型的方向。该法案不仅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时间表,还通过重构电力交易规则、强化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机制,为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法案中明确提出“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这要求市场机制必须优先保障绿色电力的交易,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传统火电向调节性电源转型,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2、绿色电力交易方案的落地自2024年底以来,北京、新疆、天津等地相继发布了绿色电力交易的实施细则,明确了绿电交易的优先级与补贴政策,为绿电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天津市为例,2025年绿电交易量预计突破100亿千瓦时,占市场化交易电量的40%以上,成为全国绿电交易的标杆。这些政策通过设立“绿色溢价”机制(如绿证、碳积分等),有效激励了企业参与绿电采购,同时缓解了绿证市场长期存在的“供需错配”问题,促进了绿电市场的活跃与繁荣。 3、碳市场扩容与电力行业的联动2025年,碳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扩容,首次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纳入其中,形成了“发电-用能”双向减排的压力传导机制。这一机制下,发电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富余的碳配额或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来获取额外收益,而用电企业则需要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或碳配额来抵消其排放。 #市场实践:电力交易机制创新与挑战并存# 1、绿证交易:从“虚”到“实”的跨越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核发的绿证数量已达47.56亿个,但绿证价格因供需失衡而长期低迷,尤其是分布式项目的绿证均价仅为5.23元/个。2025年,政策通过实施“强制配额+自愿认购”的双轨制,有效激活了绿证市场。 ✅一方面,要求重点行业企业的绿电消费占比不低于15%,确保了绿电市场的需求量; ✅另一方面,允许绿证与碳配额按比例互抵(如1张绿证可抵0.5吨碳排放),提高了绿证的流动性,使得绿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2、跨省交易与灵活性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着新能源波动性带来的挑战,而跨省电力交易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以新疆为例,其通过特高压通道将30%的新能源电量外送至中东部地区,既缓解了本地的消纳压力,又为受端省份提供了低碳、清洁的电力。此外,抽水蓄能、储能电站等灵活性资源被纳入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容量电价机制保障了其收益,推动了“源网荷储”的一体化发展。 3、火电企业的低碳转型与容量补偿火电企业正在从传统的“主力电源”向“调节电源”转型。通过超低排放改造、掺烧生物质等技术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依托容量补偿机制(如山东省的试点)获取固定收益。已某企业为例,其2025年的煤电利用小时数已降至3500小时以下,但通过灵活性改造参与调峰市场,其利润率反而提升了3%。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火电企业的生存能力,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行业转型:从单一发电到综合能源服务的跨越# 1、水电行业的双重红利水电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如智能水轮机)提高了发电效率,并加速布局抽水蓄能项目,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以某企业为例,其2025年的抽蓄装机容量占比已超20%,通过参与调峰市场实现了度电收益的翻倍。水电行业的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2、核电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核电企业突破了单一的发电模式,积极拓展核能供热、制氢等应用领域。中国广核在山东省投运的核能供热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达50万吨,并探索出了“核能+数据中心”的零碳园区模式。这一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不仅提高了核电的利用率,也为核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3、绿色电力的海风争夺与零碳园区建设沿海省份将海上风电视为“最后的优质资源”,通过竞配模式加速开发。广东、江苏等地更是成为了海上风电开发的热土。同时,零碳园区(如天津经开区)通过“绿电直供+分布式光伏+储能”的组合拳,实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覆盖,成为了工业脱碳的样板。这一模式的推广,将为工业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展望:电力交易与双碳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1、技术驱动:数字化与AI的赋能未来,碳管理平台、区块链溯源技术等将深度嵌入电力交易系统,实现“发-输-用”全链条的碳足迹监测与管理。例如,“能碳大脑”已经应用于多个省份,实时优化绿电匹配与碳资产核算,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环保性能。 2、机制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当前,跨省交易仍面临着行政壁垒等挑战。未来,需要推动“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多市场的协同发展,并探索绿电期货、碳金融衍生品等创新工具,以完善电力交易机制,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3、企业策略:抢占标准制定的先机未来,零碳工厂、产品碳足迹认证等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议电力从业者密切关注《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等政策的动态(2027年目标达到200项标准),提前布局低碳技术认证与国际规则的接轨,以抢占市场先机。#电力交易与双碳的协同共进#电力交易与双碳目标的协同,不仅是政策与技术的博弈,更是利益与责任的再平衡。 对于电力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紧跟政策风向、掌握市场工具、拥抱技术创新是必经之路。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碳中和的浪潮中抢占先机。未来,电力行业将从传统的“能源供应商”进化为“低碳服务商”,而这一转型的成败,将深刻影响中国“双碳”目标的全局进程。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0条)
还可输入600字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