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宣告新能源发电项目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固定电价时代正式终结。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新能源电量全部通过市场化交易定价,电价由供需关系决定,同时建立“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机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截至2024年末,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约14.1亿千瓦,在全国总装机容量中的占比接近42%,其发电量在全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已超17%。新能源入市是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的必然途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然而,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政策调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给售电公司的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新能源入市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甚至乘风破浪,成为了每一个售电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售电公司新能源入市对售电公司的影响🔴电价波动加剧,收益稳定性受冲击新能源的出力特性使得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以光伏为例,其出力主要集中在午间阳光充足时段,这导致此时段电力供应过剩,电价显著下跌。而到了晚高峰,当用电需求旺盛时,新能源的出力却显得力不从心,电价因此飙升。这种“高买低卖”的现象,无疑大幅增加了售电公司的采购成本风险。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山东现货市场试运行期间,新能源企业因出力波动频繁而承担了巨额的偏差考核成本。部分企业现货交易电价降幅甚至达到了20元/兆瓦时,这对于售电公司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此外,新能源全面入市后,传统火电容量电价机制可能会拉低绿电交易的基准价。再加上分摊费用(如调频、平衡成本)的增加,售电公司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电力供需匹配难度升级新能源的间歇性使得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大幅下降。以风电为例,其出力受风速、地形、气温等多种因素影响,预测误差率普遍超过20%。这对于售电公司来说,意味着需要实时调整中长期合约与现货市场的持仓,以应对可能的供需错配。否则,一旦预测偏差过大,就可能面临高额的偏差考核。甘肃现货市场的要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市场要求新能源中长期合同“带曲线申报”,即需要按照预测的出力曲线进行申报。若预测偏差过大,企业就需承担相应的回收费用。这无疑增加了售电公司的运营难度和风险。🔴政策与市场规则复杂化我国各省的电力市场规则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售电公司在跨省经营时面临诸多挑战。以山东、蒙西、云南为例,这三个省份的新能源入市政策就各不相同。🔸在山东,新能源需逐步实现全电量参与现货市场,过渡期内仅有10%的电量按现货价结算。这样的政策安排既保证了市场的稳定性,又为新能源的入市提供了缓冲空间。然而,对于售电公司来说,却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以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在蒙西,新增新能源项目的保障小时数被减半,竞价交易电价仅为中长期电价的90%。这意味着售电公司在参与蒙西市场的竞价交易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报价策略,以避免因价格过低而导致亏损。🔸在云南,丰水期新能源全额保障收购,枯水期则全电量市场化交易。这样的政策安排使得售电公司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动态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一省一策”的格局要求售电公司必须具备极强的政策解读能力和本地化运营能力。否则,就可能因为对政策理解不透彻或运营策略不当而遭受损失。🔴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新能源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以光伏为例,其单位造价较2015年已降低了60%。这使得新能源企业在市场化竞价机制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售电公司需要与这些低成本的新能源企业直接竞争,这无疑增加了其市场压力。同时,用户侧对绿电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要求售电公司必须优化其电源结构,增加绿电的供应比例。否则,就可能因为绿证、碳配额等环境权益的缺失而失去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售电公司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售电公司售电公司的应对策略面对新能源入市带来的挑战,售电公司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化解风险并抓住机遇。🔴构建精准预测与动态交易体系提高功率预测精度是售电公司应对新能源入市挑战的关键。为此,售电公司可以采用高分辨率气象数据与AI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功率预测的准确性。例如,针对高山风电场,可以引入覆冰预测模型来预测因覆冰而导致的出力下降;针对光伏电站,可以结合光伏季节角度调整出力曲线,以更准确地预测其出力情况。在优化交易策略方面,售电公司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制定灵活多变的交易策略。🔸在中长期合约方面,售电公司可以在波动性较低的月份(如春秋季)增加合约比例,以锁定基础收益;🔸在冬夏季则可以通过月内滚动交易来动态调整持仓,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在现货市场方面,售电公司可以建立价格预测模型,结合火电报价规律与节点阻塞分析来规避高价时段采购风险。🔴优化电源结构,引入灵活性资源为了应对新能源出力波动带来的挑战,售电公司需要优化其电源结构,增加储能、燃气调峰机组等灵活资源的占比。例如,在山东地区,一些售电公司通过配套储能项目,将午间低价的光伏电力存储起来,到晚高峰高价时段再释放出去,从而提升了收益。据统计,这种策略使得售电公司的收益提升了20%以上。此外,售电公司还可以探索虚拟电厂模式,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等资源来参与需求响应与辅助服务市场,从而获取调峰补偿收益。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还能为售电公司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深化政策研究,强化区域协同面对各省电力市场规则的差异化,售电公司需要建立政策跟踪机制,密切关注各省的政策动态和市场规则变化。例如,针对2025年6月后投产的增量项目,售电公司需要提前研判各省的竞价规则(如甘肃无保障小时数、蒙西竞价限价等),以调整其投资布局和交易策略。同时,售电公司还可以利用省间价差来获取套利空间。例如,宁夏地区通过银东直流外送山东的绿电交易电价高于本地市场30%。售电公司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跨省交易,以扩大其市场份额和收益。🔴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用户粘性为了满足用户侧对绿电的需求,售电公司可以创新商业模式,设计绿电套餐来吸引用户。例如,浙江部分售电公司推出了“绿电+绿证”的组合产品,将绿电与碳减排服务捆绑在一起,为企业用户提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合规解决方案。这种套餐设计不仅满足了用户对绿电的需求,还提升了售电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据统计,这种组合产品的溢价率达到了15%。此外,售电公司还可以与高耗能用户签订长期购电协议(PPA),锁定收益并降低市场波动风险。这种协议通常为期5年以上,通过固定电价来保障双方的利益。🔸对于售电公司来说,这种策略有助于稳定其收益来源;🔸对于用户来说,则有助于降低其用电成本并规避市场风险。🔴强化风险对冲与成本管控为了应对新能源入市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售电公司可以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例如,在广东试点地区,一些企业利用差价合约来减少现货市场的亏损。通过签订差价合约,售电公司可以在价格波动较大时锁定价格,从而降低其市场风险。同时,售电公司还需要加强成本管控,将偏差考核、辅助服务分摊等纳入成本模型,以制定动态定价策略。通过精细化核算成本,售电公司可以更好地控制其运营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未来展望售电公司的转型方向新能源入市对于售电公司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售电公司需要从“传统电力中间商”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技术驱动售电公司需要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预测、交易、调度全链条的智能化。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售电公司可以提高功率预测的准确性、优化交易策略、提升调度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服务升级售电公司需要从单一的售电服务向能效管理、碳资产管理等增值服务延伸。通过提供全方位的能源服务,售电公司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并提升其用户粘性。✅生态共建售电公司需要与新能源企业、电网、用户等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能源生态系统。通过参股储能项目、与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发绿电项目等方式,售电公司可以共享收益并降低市场风险。“结语”新能源全面入市无疑给售电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售电公司只有主动拥抱变革、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在市场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行业领军者所言:“没有永远的护城河,只有持续的进化力。”欢迎加入社群持续沟通学习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