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如何在2025年从"抢装潮"走向"市场化生存"?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光伏光伏圈帖子详情
11

光伏行业如何在2025年从"抢装潮"走向"市场化生存"?

本帖由北极星储能班长发布于2025-02-26 11:14:44157次浏览0人跟帖

  • 11
  • 157
关注
北极星储能班长
02月26日
 

2025年开年,光伏行业迎来关键转折。一边是“新老划断”政策倒计时下抢装潮暗流涌动,另一边是产业链价格触底反弹,组件厂商时隔23个月首次集体调涨。这场由政策与市场共振引发的行业变局,既折射出中国新能源转型的深层逻辑,也揭示了光伏产业从“野蛮生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阵痛与机遇。本文将深度拆解抢装潮的形成机制、价格抬升的核心动因,以及2025年行业生态重构的潜在路径。 01政策倒逼与市场预期的双重驱动011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新老划断”效应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明确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存量项目沿用原有电价机制,增量项目则需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电价。这一政策直接催生了两种抢装逻辑:存量项目“抢并网:为锁定较高的固定电价或补贴收益,企业需在6月前完成项目投产。 例如,山东、河南等分布式光伏大省已出现集中并网现象。增量项目“抢备案:市场化电价可能压缩未来收益空间,开发商加速推进项目前期审批,以规避政策不确定性。 02分布式光伏“双节点”政策冲击分布式光伏面临更紧迫的“430”与“531”双重节点:430”节点:2025年5月1日前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仍可享受全额上网模式,之后则需强制参与市场交易。山东等地已出现“抢全额”现象,企业通过快速建设锁定高收益模式。531”节点:6月1日后所有增量项目电价由市场决定,分布式光伏收益或将大幅波动(如山东现货电价曾低至0.03元/度,远低于燃煤基准价0.3949元/度),倒逼企业加速布局。 03消纳压力与储能配套的博弈多地分布式光伏消纳空间告急,政策要求新能源公平承担调节成本。配储模式从“强制”转向“市场化”,企业需在抢装窗口期内平衡建设成本与储能配套的经济性。例如,浙江嘉兴通过“四可”技术改造提升消纳能力,为海风并网提供参考,间接推动光伏项目抢装。 02组件价格抬升:政策刺激、需求回温与产能博弈的三角关系 01政策催化下的需求预期逆转2024年光伏装机增速下滑(彭博预测2025年新增装机同比降1%),但136号文出台后,机构普遍上调上半年需求预期。SOLARZOOM等机构预测,政策刺激下2025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或同比增20%,推动价格企稳回升。02欧洲需求复苏与成本传导欧洲囤货周期启动:欧洲二季度进口囤货需求提升,叠加退税减少推高出口成本,N型组件价格同比上涨12%-20%。国内集采价格跳涨:大唐集团22.5GW组件集采中,N型TOPCon、HJT、BC组件均价达0.696、0.763、0.839元/W,较1月蒙能集团投标价(0.649-0.755元/W)显著上移。03产业链控产保价与技术创新上游产能收缩:多晶硅库存加速消化,3-5月或迎阶段性反弹。硅片、电池片环节开工率分化,N型产能占比提升至75.8%,结构性紧缺支撑价格。技术迭代溢价:BC、HJT、钙钛矿等新技术加速渗透。 例如,爱旭10GWABC组件投产、国晟5GWHJT首件下线,高端产品定价权增强。032025年行业趋势:从“抢装红利”到“市场化生存” 01短期:抢装潮后的供需再平衡价格波动风险:6月后增量项目电价市场化,若现货电价持续低迷(如山东0.11元/度均价),电站收益率下滑或抑制下游需求。产能出清压力:当前组件价格仍低于部分企业现金成本线,抢装结束后中小厂商或面临淘汰。 02中期:技术路线与全球化竞争N型技术主导:TOPCon产能占比超50%,HJT、BC差异化竞争,钙钛矿中试线加速落地(如博雅洁能GW级项目)。印度市场崛起:印度凭借PLI政策吸引本土扩产,2025年规划新增4.8GW产能,中国组件出口需应对关税壁垒与本土化竞争。 03长期:电力市场机制重塑行业生态绿电交易与碳足迹管理:分布式光伏入市后,绿电溢价、碳关税(如欧盟CBAM)或成收益新支点。虚拟电厂与聚合商模式:小规模分布式光伏通过聚合主体参与市场,提升议价能力(如河北南网试点经验)。04企业应对策略:从“规模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1、技术降本与差异化:聚焦BC双面率提升、钙钛矿叠层效率突破,构建技术壁垒。 2、锁定政策窗口期:头部企业通过“EPC+金融”模式加速资产流转,央国企收购意愿回升 3、全球化布局:出海建厂(如大金重工曹妃甸基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规避贸易摩擦。2025年的光伏抢装潮,既是政策过渡期的应激反应,也是行业迈向成熟市场的必经之路。短期价格反弹难掩长期挑战,企业需在技术、模式、全球化三维度重构竞争力。 当政策红利退潮,唯有真正具备成本优势与技术话语权的玩家,方能在电力市场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大家加入光伏社群深入沟通交流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0条)
还可输入600字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