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现货市场“三重奏”:日前、日内、实时市场全解析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售电电力交易圈帖子详情
8

电力现货市场“三重奏”:日前、日内、实时市场全解析

本帖由北极星电力交易专家发布于2025-03-07 09:40:49210次浏览0人跟帖

  • 8
  • 210
关注
北极星电力交易专家
03月07日
 

在“双碳”目标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电力市场改革正稳步前行,向着更深层次迈进。作为电力交易的关键环节,现货市场如同电力系统的“实时定价中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人对于日前市场、日内市场、实时市场这三者的概念和职能仍感到困惑。下面,本文将通过详细解析和案例分享,带您清晰了解电力现货市场的底层逻辑。 一、电力现货市场为何需要“三级时间轴”?电力无法像普通商品那样大规模存储,这一独特属性决定了电力交易必须紧密跟随物理发用电的实时平衡。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攀升,传统的“计划调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现货市场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分时竞价,动态反映电力供需的真实成本,而由日前市场、日内市场和实时市场构成的三级市场体系,正是为了逐级逼近“瞬时平衡”这一终极目标。核心逻辑: ●时间越近,预测越准:日前市场主要依赖气象预测和负荷模型来进行交易决策,而实时市场则直接面对真实的发电与用电波动情况。 ●风险逐级对冲: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在不同时间段的交易组合,有效降低因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偏差所导致的考核风险。 ●价格信号引导资源优化: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价格差异,能够激励储能、需求响应等灵活性资源积极参与电网调节,从而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三级市场全景拆解:从“提前购票”到“最后一秒改签”日前市场(Day-aheadMarket):电力交易的“天气预报”交易时间:每日中午前,市场主体需完成针对次日24小时(或更细颗粒度)的交易申报,下午市场运营机构公布出清结果。核心功能:提前锁定次日的基础发电计划,为机组启停、跨省输电通道预留等提供关键决策依据,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价格形成:综合考虑发电成本(如煤价、气价等)、负荷预测以及新能源出力预测等因素,通过安全约束机组组合(SCUC)模型进行复杂计算,得出次日各时段的电价。特色模式:在我国试点省份中,普遍采用“报量报价”模式,部分省份还引入了节点边际电价(LMP),以更精准地反映电力在不同节点上的价格差异。 典型案例:2023年,山东某日午间,根据次日风电大发的预测,日前电价暴跌至0.1元/度。这一价格信号有效引导了燃煤机组主动调减出力,避免了次日风电大发时的电力过剩,同时也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交易决策依据,优化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日内市场(Intra-dayMarket):波动的“动态缓冲器”交易频次:每小时或每15分钟滚动开市,最晚可交易至实时运行前1小时,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核心价值:能够及时消化新能源预测偏差、突发故障、负荷突变等短时波动,对日前市场的交易结果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创新模式: ●连续竞价:欧洲普遍采用,允许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持续调整报价,以更好地适应市场波动。 ●多轮滚动出清:中国多省试点,每15分钟更新一次交易标的,确保市场交易结果能及时反映最新的供需情况。技术看点:江苏电力交易中心上线了“AI预测+区块链存证”系统,将日内交易申报响应时间大幅压缩至5分钟。这一技术应用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还增强了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交易环境。实时市场(Real-timeMarket): 电力系统的“终极平衡术”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前5-15分钟进行最后出清,直接形成机组实时调度指令,确保电力系统的实时供需平衡。定价规则:通常采用“事后定价”模式,根据实际供需偏差量进行结算,以真实反映电力在实时交易中的价值。风险警示:实时电价可能出现极端波动。 例如,美国德州寒潮期间,由于电力供应紧张,电价一度飙涨100倍。此外,2023年山西实时市场还出现了负电价的情况,引发了关于“新能源是否应承担不平衡责任”的政策讨论,凸显了实时市场在价格形成和市场机制方面的复杂性和挑战。三、三级市场如何“交响共鸣”?——以某省电力现货试运行为例场景还原: 某日午间,预测次日风电出力1000MW,但实际运行中,午间突发逆温层,导致风电骤降至400MW,出现了较大的供需偏差。日前市场:基于预测安排燃煤机组出力600MW,日前电价0.3元/度。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根据这一价格信号,提前规划发电和用电安排,为次日的电力交易奠定了基础。 日内市场:14:00监测到预测偏差后,立即启动增量竞价。燃气机组以0.8元/度中标200MW,通过价格激励机制,引导燃气机组快速响应电网需求,弥补风电出力不足,有效缓解了电力供需紧张局势。实时市场:实际偏差仍存,调用需求侧响应资源(如电解铝负荷)削减100MW,实时电价冲高至1.2元/度。这一高价信号进一步激励了需求侧的灵活调节,同时为储能等灵活性资源提供了可观的收益机会。 系统价值:价格信号穿透三级市场,引导储能电站次日调整充放电策略,实现跨时段套利。例如,储能电站可以在电价较低的时段充电,在电价较高的时段放电,从而降低用电成本,同时也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三级市场协同运行的价值。 四、未来图景:虚拟电厂、区块链如何重构交易范式?颗粒度革命:交易周期从15分钟向5分钟演进,支撑分布式资源聚合。更短的交易周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提升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 物理-信息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跨市场仿真推演,降低试错成本。通过构建虚拟的电力市场模型,提前模拟和优化市场交易策略,为市场主体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减少市场运行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用户侧觉醒:长三角某工业园区通过“AI负荷预测+日内套利”,年度电费降低12%。 这一成功案例展示了用户侧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巨大潜力。用户通过灵活调整用电行为,不仅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还能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互利共赢。 结语 电力现货市场的三级架构,本质是能源系统从“计划秩序”向“生态演化”的范式跃迁。随着V2G(车网互动)、氢储能等新玩家的不断入场,一个更具弹性、更“聪明”的电力市场正逐渐形成。 读懂日前-日内-实时的协同逻辑,就是把握能源革命的“时间密码”,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欢迎大家加入社群沟通交流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0条)
还可输入600字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