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电力交易中长期市场

扫码下载官方App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售电电力交易圈帖子详情
6

一文读懂电力交易中长期市场

本帖由北极星储能班长发布于2025-03-13 10:02:02291次浏览0人跟帖

  • 6
  • 291
关注
北极星储能班长
03月13日
 

在能源转型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电力交易中长期市场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核心机制。它不仅关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用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推手。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市场的运行逻辑与核心价值。 一、中长期市场:电力交易的“稳定器”定义:中长期市场指市场主体通过1年以上至数年的电力合约交易,锁定未来电量和电价,与现货市场(日前、实时交易)形成互补。核心价值: ●风险对冲:火电企业可通过长期合同锁定燃料成本,新能源企业提前锁定收益,用户规避电价波动风险。例如,内蒙古某火电企业与煤炭供应商签订5年期煤炭供应合同,约定每年供应煤炭量及价格,有效降低了煤炭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风险。 ●电力保供:广东2023年通过年度交易锁定全省用电量60%,有效缓解迎峰度夏压力。以广东某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其通过参与年度交易,提前锁定了未来一年的用电量和电价,确保了生产用电的稳定供应,避免了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的生产中断。 ●价格发现:山东市场年度交易均价较现货市场波动降低82%,形成稳定价格信号。例如,山东某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签订年度交易合同,约定电价为0.35元/千瓦时,而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年度交易价格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参考。二、市场运作的四大核心机制多元交易主体 ●发电侧:五大发电集团贡献70%交易电量,分布式光伏通过聚合商参与。例如,五大发电集团在电力交易中长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发电量和交易电量占比较大。同时,一些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聚合商整合资源,参与市场交易,如某分布式光伏聚合商将多个小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汇总,与用电企业签订中长期交易合同。 ●用户侧:电解铝企业单笔交易可达10亿千瓦时,虚拟电厂整合中小用户需求。以某大型电解铝企业为例,其单笔交易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通过中长期交易满足大规模生产用电需求。虚拟电厂则整合众多中小用户的用电需求,如某虚拟电厂将多个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用电需求汇总,与发电企业进行交易,提高交易效率。 ●新兴力量:储能运营商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调峰交易。例如,某储能运营商根据电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向市场运营机构申报储能设备的调峰电量和价格,参与电网的调峰服务,获取相应的收益。创新交易品种交易类型期限典型应用年度交易1-5年基准电量保供月度交易1-12月电量缺口调剂绿电交易5-15年蔚来汽车锁定光伏电量分时合约峰平谷数据中心错峰用电年度交易:某大型制造企业与发电企业签订3年期年度交易合同,每年约定一定的用电量,作为基准电量保障企业生产用电。 ●月度交易:某地区在夏季用电高峰前,通过月度交易调剂电量缺口,发电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发电量,满足用电企业的临时用电需求。 ●绿电交易:蔚来汽车与某光伏企业签订10年期绿电交易合同,锁定光伏电量,满足企业对绿色电力的需求,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分时合约:某数据中心与发电企业签订分时合约,约定在峰平谷不同时间段的用电价格和电量,数据中心根据电价差异调整用电时段,降低用电成本。动态价格形成 ●协商定价:某集团与江苏某用电大省协议0.38元/千瓦时保底电量。双方根据电力市场供需情况、发电成本等因素,经过协商确定这一价格,保障了发电企业的收益和用电企业的用电成本可控。 ●集中竞价:山西月度交易采用“高低匹配”出清机制。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在交易平台上申报电量和价格,交易中心根据申报情况,按照“高低匹配”原则进行出清,确定成交电量和价格,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挂牌交易:广东月内交易实现T+3滚动调整。发电企业或用电企业在交易平台上挂牌,明确电量、价格等信息,其他市场主体可根据需求进行摘牌交易,交易结果在T+3个工作日内生效,提高了交易的灵活性。智能结算体系 ●偏差考核:浙江设置±3%免考核区间,超限部分按现货价150%结算。例如,某用电企业实际用电量与中长期交易合同约定电量的偏差在±3%以内,不进行考核;若偏差超过这一区间,则超限部分按照现货价格的150%进行结算,促使市场主体提高预测准确性。 ●金融结算:上海试点差价合约现金交割,降低物理交割压力。例如,某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签订差价合约,约定未来某一时段的电价,到期后根据实际现货价格与合约价格的差价进行现金结算,无需进行实物交割,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 三、新型电力系统下的价值重构新能源消纳枢纽 ●甘肃2023年风电场通过10年长约锁定0.25元/千瓦时溢价。某风电企业与用电企业签订10年期风电交易合同,约定风电价格较市场均价有0.25元/千瓦时的溢价,保障了风电企业的收益,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 ●广东海上风电“保量保价”交易占比提升至35%。广东某海上风电项目通过“保量保价”交易模式,将一定比例的电量以固定价格出售给电网企业,确保了风电的稳定消纳和收益。跨区资源配置平台 ●白鹤滩-江苏特高压配套5年期省间交易协议。白鹤滩水电站与江苏省签订5年期省间交易协议,将水电资源从四川输送至江苏,实现跨区域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三角电力互济协议覆盖3省1市,年度互济电量超300亿千瓦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签订电力互济协议,根据各地电力供需情况,相互支援,年度互济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提高了区域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电力金融衍生品基础 ●电力期货合约以年度交易均价为基准价。例如,某电力期货合约以某地区年度电力交易均价作为基准价,市场参与者可根据对未来电力价格的预期进行期货交易,为电力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的工具。 ●期权产品开发依赖中长期价格曲线。电力期权产品的定价和开发依赖于中长期电力价格曲线,市场主体可通过购买期权来锁定未来电力价格的风险,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四、破局关键:市场化改革的深水区挑战体制机制瓶颈 ●计划电量与市场电量双轨制矛盾(云南铝企电价差达0.1元/千瓦时)。在云南某铝业企业,由于计划电量与市场电量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导致同一企业内部不同电量的电价存在0.1元/千瓦时的价差,增加了企业的用电成本和管理难度。 ●省间壁垒导致跨区交易电量不足总需求15%。由于各省在电力市场建设、价格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省间壁垒较高,导致跨区交易电量仅占总需求的15%左右,限制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革命冲击 ●分布式光伏波动性影响合约执行(山东户用光伏偏差率超20%)。山东某地区户用光伏项目的发电量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实际发电量与中长期交易合同约定电量的偏差超过20%,给合约执行带来困难,影响了市场的稳定性。 ●虚拟电厂需要分钟级响应与年度合约的衔接。虚拟电厂整合了众多分布式能源和灵活负荷,需要具备分钟级响应能力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实时需求。然而,虚拟电厂与发电企业或用电企业签订的年度合约通常基于较长时间尺度的预测,如何实现分钟级响应与年度合约的衔接成为技术难题。国际经验启示 ●欧洲PPA模式:谷歌签署12年风电协议。谷歌与欧洲某风电企业签订12年期的购电协议(PPA),约定每年购买一定电量的风电,保障了风电企业的收益,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谷歌对绿色电力的需求。 ●美国PJM容量市场与能量市场耦合机制。美国PJM电力市场通过容量市场与能量市场的耦合机制,保障了电力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发电企业通过容量市场获得收益,以维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投资能力,同时能量市场根据实时供需情况确定电价,两者相互配合,实现了电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五、未来图景:2025年市场变革方向 ●绿电交易扩容:预计2025年交易量突破5000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40%。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绿电交易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交易量有望大幅增长,占新能源发电量的比例也将显著提高。 ●混合交易模式: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自动撮合。借助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未来电力市场将实现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交易的自动撮合,提高交易效率和市场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化创新:电力期货合约预计2025年在广期所正式推出。广州期货交易所计划在2025年推出电力期货合约,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体系。 ●数字赋能:AI预测模型将中长期合约偏差率控制在5%以内。通过应用人工智能预测模型,提高对电力需求和新能源发电的预测精度,将中长期合约的偏差率控制在5%以内,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欢迎大家加入社群持续沟通交流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 点赞

  • 加热

  • 收藏

加热收藏

评论(0条)
还可输入600字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北极星社区-安老师

回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