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边际成本是决定胜负的核心筹码。火电与新能源机组因成本结构的本质差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市场策略与生存法则。 #边际成本的核心逻辑# 1、经济学定义的特殊性电力商品的边际成本特指最后一度电的增量生产成本,仅包含燃料、环保耗材等可变成本,而剔除土地、设备折旧等沉没成本。这一特性决定了:◽火电边际成本受煤炭价格实时波动影响,2023年典型煤电机组边际成本约0.3-0.4元/千瓦时。◽新能源边际成本近乎为零,但需承担预测偏差导致的考核成本(如山东现货市场偏差考核费可达0.1元/千瓦时)。 2、电力市场的特殊属性区别于普通商品,电力市场的边际成本具备两大特征:◽时段敏感性:同一机组在低谷时段的边际成本可能低于峰时30%(启停成本差异)。◽空间差异性:输电阻塞会导致区域边际成本分化(如2023年甘肃风电外送受阻时,本地边际电价较华东低0.15元/千瓦时)。 #火电机组的边际成本# 1、火电机组的成本结构呈现典型的“燃料依赖型”特征其边际成本主要由燃煤价格决定,并随出力水平呈二次函数上升(如公式:image.png。从报价曲线看,火电边际成本曲线(虚线)随出力增加陡峭上扬,而实际报价曲线(实线)还需叠加固定成本分摊,形成“成本+供求”的双重定价逻辑。当火电作为边际机组时,燃料成本波动直接传导至现货电价,这也是2023-2024年煤价下行引发多省现货电价中枢回落的关键原因。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2、成本构成三维模型火电边际成本可分解为:●燃料成本(占比70%-80%):以某60万超临界机组为例,标煤价980元/吨时,煤耗成本约0.343元/千瓦时。●环保成本:脱硫剂消耗(0.04-0.06元/千瓦时)+碳排放成本(0.01-0.03元/千瓦时)。●备磨损:启停次数每增加1次/周,边际成本上升0.005元/千瓦时。 3、动态测算方法论火电边际成本计算需四步走:●数据采集:获取机组出力水平与燃耗值(如最小出力40%时燃耗315克/千瓦时)。●曲线拟合:用二次函数拟合总燃耗曲线(典型方程:Q=0.002P²+1.8P+120)。●边际燃耗计算:选取曲线两点计算Δ燃耗/Δ出力(如50%-60%负荷区间边际燃耗达320克/千瓦时)。●格映射:叠加实时煤价与环保成本(公式:MC=煤价×边际燃耗+环保系数)。 #新能源机组边际成本# 新能源机组的颠覆性优势则在于近乎零的边际可变成本。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集中于前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阶段仅需少量运维费用,度电边际成本可忽略不计。这一特性使其在现货市场报价中具备天然竞争力,尤其在风光集中出力时段,往往能以“地板价”抢占出清优先级。 1、成本结构的颠覆性新能源边际成本呈现"双零特征": ◽燃料成本为零:风光资源无边际消耗成本。 ◽启停成本为零:无需燃煤机组的高昂启停费用。但隐藏成本包括: ◽测偏差成本:功率预测误差超5%时,考核费用达电费收入的3%-5%。 ◽辅助服务分摊:山东市场新能源需承担调峰费用0.03元/千瓦时。 2、新型成本计算模型新能源度电成本(LCOE)需动态测算:image.png3、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博弈◽收益剪刀差: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固定电价项目面临收益重构(如甘肃某光伏电站市场收益较标杆电价下降18%)。◽绿电溢价:2023年广东绿色电力溢价达0.06元/千瓦时,可对冲部分市场风险。#定价机制重构:从“成本锚定”到“供需博弈”#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燃煤基准价长期作为电价“锚点”,火电成本主导定价话语权。但随着新能源装机突破300GW,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规则发生根本性转变: 1、边际定价机组更替:当新能源出力足以满足负荷需求时,其零边际成本特性使其成为边际机组,电价由供需关系直接决定。例如甘肃在现货试运行中,新能源凭借边际成本优势实现对火电的发电权替代。此时火电即便报出燃料成本价,也可能因价格劣势无法出清。 2、电价形成机制分化:非现货市场地区仍维持“燃煤基准价±20%”的浮动区间,但现货市场已呈现“风光压价”效应。数据显示,2023年风光现货均价较市场均价低50-200元/兆瓦时,尤其在午间光伏大发时段,电价常逼近零下限。这种“日内价格峡谷”现象正在重塑发电企业的收益曲线。 3、系统成本显性化:新能源的低边际成本虽能拉低能量市场价格,却推高了系统平衡成本。以火电灵活性改造为例,机组为配合新能源波动频繁启停,导致煤耗增加、设备损耗加剧,这些隐性成本尚未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回收。西北地区测算显示,跨区输电费用达0.0803元/kWh,进一步稀释了新能源的价格优势。 #火电生存困局与破局之道# 火电面临的挑战具有双重性:现货市场收益缩水与固定成本回收困境。在现货“边际出清”规则下,高效率机组尚可通过贴近边际成本报价维持出清,但煤价高企时,20%的中长期交易价格浮动限制可能使燃料成本都无法覆盖。更严峻的是,新能源挤压导致火电利用小时数持续走低,2024年多省火电设备利用率已跌破3500小时,难以通过电量摊薄固定成本。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多层次市场机制设计: ◾容量补偿机制:山东、广东等地试点将火电固定成本剥离,通过容量电价单独补偿。如图所示,引入容量补偿后,火电报价曲线得以回归真实边际成本,既保障系统可靠性,又避免能量市场恶性竞争。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辅助服务市场化:火电机组通过提供调频、备用等服务获取收益。研究表明,火电参与深度调峰的机会成本可达0.25元/kWh,需通过市场化定价体现其灵活性价值。 ◾跨省区协同:在西北-华东跨区交易中,新能源支付0.1476元/kWh的发电权转让费,既保障火电基础收益,又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这种“空间套利”模式正在成为新常态。 #新能源的进阶挑战:从低价竞争到价值重构# 尽管新能源在能量市场占据优势,但其市场地位仍存隐忧: 1、价格踩踏风险:山西现货市场曾出现风光集中出力时段电价“归零”现象,单纯依赖能量市场难以保障收益率。 2、绿色溢价分化:随着绿证交易、碳市场发展,新能源的环保属性逐步货币化。江苏2024年绿电交易溢价已达0.06元/kWh,这要求新能源企业从“拼成本”转向“价值组合营销”。 3、技术约束显性化:美国市场数据显示,风光占比超过40%后,系统平衡成本呈指数级上升。需提前布局储能、虚拟电厂等灵活性资源,避免重蹈欧洲“负电价依赖症”覆辙。 #未来图景:多元价值驱动的电力市场#电力交易机制正在向“能量市场+容量市场+辅助服务+环境权益”的多维体系演进:容量稀缺信号:广东2024年容量拍卖出清价达550元/kW·年,释放出明确的电源投资引导信号。 节点边际定价:四川试点引入输电阻塞价格因子,反映不同区位电源的边际成本差异,新能源富集区的价格折价现象倒逼电网升级。数字技术赋能: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溯源、AI预测报价等工具,帮助新能源企业将边际成本优势转化为套利能力。某光伏集团应用出力预测系统后,现货收益提升12%。 欢迎大家加入社区持续沟通学习~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