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了《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的出台,对云南的绿色能源发展和产业转型意义重大。 一、为啥要搞绿电直连?云南的绿色能源资源那可是相当丰富,像水电、风电、光伏这些清洁能源,储量和发电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但是呢,一直以来存在个问题,就是这些绿色能源的消纳不太顺畅。简单来说,就是发出来的电,有时候没办法及时被用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有绿色用能的需求,特别是一些高载能行业,比如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这些产业,它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大,而且急需绿色电力来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云南省决定出台《实施方案》,推动绿电直连。通过这种方式,把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既满足企业的绿色用能需求,又能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还能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可谓一举多得 二、绿电直连是啥?绿电直连,说直白点,就是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而是通过专用电力线路,直接给单一电力用户供电。这样做的好处是,电量的来源可以清晰地追溯,真正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对点供应。这里要注意几点:首先,适用的电源得是清洁能源,像上面提到的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其次,这个模式主要适用于新建或在建项目,对于在建项目,如果是因为消纳受限无法并网的新能源项目,那是重点支持的对象。另外,分布式光伏项目得严格按照《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来,确保规范有序建设。 三、《实施方案》都有啥内容? 1.直连类型并网型项目:电源通过专用线路接入公共电网,和公共电网之间有清晰的物理和责任界面。打个比方,就像是一条专门的小路,从发电的地方通向公共电网这个“大马路”,但是彼此界限清楚。离网型项目:电源通过专用线路直接给用户供电,不和公共电网有实质性的电能交换。这种适合那些具备离网运行条件,或者电网接入条件受限的区域,比如一些偏远的山区,没办法方便地接入公共电网,就可以搞离网型的绿电直连。 2.重点领域新增负荷方向:重点支持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包括稀贵金属)、数据中心、氢能等行业的新建项目及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这些都是云南重点发展的产业,而且对电力需求大,用绿电直连,既能满足用电需求,又能让产业更环保。存量负荷方向:支持有降碳刚性需求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开展绿电直连。现在国际上对产品的碳排放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企业通过绿电直连,能降低产品的碳足迹,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他方向:各州(市)可以根据本地产业特点,谋划符合条件的其他产业项目,只要经过省级有关部门评估同意,就可以组织实施。这样就给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项目提供了空间。 3.实施路径加强规划统筹:要确保绿电直连模式有序发展,项目接入电压等级原则上不超过220(330)千伏。项目得按照整体化方案统一建设,同步投产。这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个整体规划,各个部分一起施工,同时完工,不能有的早有的晚。创新建设模式:绿电直连项目原则上由负荷企业作为主责单位,鼓励由同一投资主体统筹开发,也支持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投资。负荷距离电源汇集站原则上不超过50公里,负荷、电源布局原则上在同一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管理,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源荷匹配:要科学确定电源类型、装机规模和储能规模,以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为辅。电源年自发自用量占总可用发电量的比例应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应不低于30%,上网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的比例上限不超过20%。这是为了保证能源的高效利用,避免浪费。加强运行管理:电网企业要公平提供接网服务,项目得统筹考虑内部源荷特性、平衡能力、经济收益、与公共电网交换功率等因素,自主合理申报并网容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升调节能力:通过合理配置储能和灵活负荷调节,确保与公共电网的电力交换不超过规划容量。在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项目不能向公共电网反送电。这就像是给电力系统加了个“稳定器”,让它运行得更平稳。交易与价格机制:在国家关于绿电直连项目输配电价政策出台前,并网型绿电直连项目的自发自用电量,除了公平承担政府性基金、政策性交叉补贴、缴纳系统运行费用外,暂按需要使用公共电网的备用容量缴纳系统备用费;等国家政策明确了,再按规定清算。 四、政策有啥特点?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府通过《实施方案》给出指引,营造公平的交易环境,但是具体项目的落地,还是依靠市场机制。就像政府画了个大方向,企业在这个框架内,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 2.坚持问题导向方案紧紧抓住当前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和产业转型的需求,通过加强规划、创新模式,明确各主体责任,着力解决绿色电力消纳的难题,提高制度保障的效果。 3.强化组织保障围绕项目申报、方案评审、建设实施、跟踪评估四个环节,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于负荷企业出现停建、停产、搬迁、破产等情况,导致不再具备持续用电能力的,支持项目转为其他用途或市场化并网消纳。这样就给项目的整个过程都上了“保险”,确保顺利推进。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