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铜线允许通过电流多少平方铜线允许通过6个电流,铝线是4个电流。一般电动机正常运转时候是一个千瓦两个电流,多少千瓦的电动机配多少平方的线会算了吧,这是最简单的算法!嘿嘿三相电1个千瓦2个电流,单相电1个千瓦4个电流. 铜线1个平方4个电流铝线1个平方2个电流我就知道一半我们接电动机的时候,是按1个平方2个千瓦接电机。。到地要怎么算我也不知道。。。但我这样接到现在也没有那个电动机因为电线小而损坏(1个平方的电线。。。。接2个千瓦的电机)一般的2个千瓦可以认为折合导线里面流过1个电流 而选线的时候需要另外查表比较准确 因为导线的材质并不相同 光问些外行问题。配线是很复杂的技术,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电流大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传输距离,电线质量,周围环境,重要程度,使用年限,等等。比如:同样是2KW的设备,10米传输和100米传输能一样吗?现场临时用电传输距离远达500米也很正常,但3米2米也是有的,你想想:要是光根据负载的功率来确定电线规格,中不中呀! 。 当然还要考虑上级开关的整定值能不能保护你选的线。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顺口溜】:十下五、百上二,五十三四上下分,埋地套管七五折。 【意思】:需要通过10A以下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5A电流;需要通过100A以上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2A电流;需要通过10~30A之间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4A电流;需要通过50~100安之间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3A电流,按照这样计算后,若属于埋地或套管附设时则可通过的电流值应乘于0.75。 【千瓦数的计算】:单相设备需要的电流I与其千瓦数P、电源电压U的关系为(其中功率因数和效率都可以0.8进行估算):I=P/(U×功率因数×效率);若是三相设备,则I=P/(√3×U×功率因数×效率)。 【实际选择步骤】:先通过已知的负载的功率,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每条线所需要的电流I,然后根据顺口溜的说明选择导线的截面积。 l根据欧姆定律P=UI,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一个平方的铜线可以承受上千瓦的负载,但是却不可以承受10A的电流,最简单的就是电焊机,为什么电源线和焊钳线的差别那么大?就是因为他们所承受的电压不同。 不同截面积的导线用于不同电压等级,所能承受的功率是不同的。利如只能承载1A电流的导线,用于电压等级越高(即绝缘越好)能承受的功率就越大。 公式为:P=UI(单相)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综合考虑导线压降、损耗、导线绝缘耐受温度、散热条件等</br>这就是为什么穿管75折的原因 展开
0回复 回复
好东西,学习了 展开
0回复 回复
<b>回复 1# <i>gl417270208</i> </b></br></br></br> 那一般家用电,100平米以下的住房,用4个还是6个的铜线好?分别大概能承受多少符合? 展开
0回复 回复
学习了,谢谢 展开
0回复 回复
很有帮助,多谢 展开
0回复 回复
一般的一平方铜线能承担5~8A,铝线3~5A,这只适用于小电流 展开
0回复 回复
学习了,谢谢</br>:handshake 展开
0回复 回复
【顺口溜】:十下五、百上二,五十三四上下分,埋地套管七五折。 </br></br>【意思】:需要通过10A以下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5A电流;需要通过100A以上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2A电流;需要通过10~30A之间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4A电流;需要通过50~100安之间电流时,每平方毫米可通过3A电流,按照这样计算后,若属于埋地或套管附设时则可通过的电流值应乘于0.75。</br></br></br>的确是这样,不过现在设计院为了省力,统一都是按照1mm2 2A 设计的。 展开
0回复 回复
太好了,学习了。 展开
0回复 回复
学习了,记下了!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