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3.3.2 烟气除湿、消白的技术路线</br>目前烟气除湿、消白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烟气冷却、烟气再热以及烟气冷却加再热。</br>3.3.2.1 烟气冷却除湿技术路线</br>现有的烟气冷却除湿技术路线主要包括:</br>**1548;脱硫塔浆液冷却</br>**1548;烟气间接换热冷却</br>**1548;烟气喷淋冷却</br>1)脱硫塔浆液冷却技术</br>脱硫浆液冷却技术是将脱硫吸收塔顶层或次顶层喷淋层浆液降温,用降温后的浆液来降低烟气温度。浆液冷却装置一般布置在脱硫吸收塔顶层喷淋层浆液循环泵的出口管道上。工艺示意图见图3.2.2.1-1。</br></br>图3.2.2.1-1脱硫塔浆液冷却技术工艺示意图</br>该技术由于不在烟道设置设备,不增加阻力,且利用的是原有的浆液喷淋系统和除雾系统,因此投资较少,简单易行。此外,浆液冷凝技术除降低烟气携带水分外,还强化吸收塔内粉尘的去除(在液态水凝结过程中,尘以水的颗粒作为晶核,与水滴结合进行强化除尘),促进灰尘微粒和雾滴凝结和长大,提高粉尘捕集能力。该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br>(1)浆液冷却器一侧介质为浆液,运行中可能存在结垢、磨损和腐蚀问题;</br>(2)换热器设置在脱硫浆液循环管路上,因此需要考虑浆液循环泵压头裕量是否能囊括换热器阻力; </br>(3)脱硫吸收塔的水平衡问题。脱硫塔入口原烟气的含湿量与出口净烟气的含湿量之差,能算得烟气在脱硫塔中可蒸发掉的水量,若该水量小于进入吸收塔的水量(除雾器冲洗水、塔补水、浆液带入水等),则脱硫系统水平衡可能存在问题,吸收塔内水位频繁超限,影响脱硫正常运行。</br>2)烟气间接换热冷却</br>烟气间接换热技术是通过大量低温循环冷却水流经耐腐蚀材质的换热管对湿烟气进行降温。烟气与冷却水间接接触换热,水蒸汽在换热管表面冷凝,实现了烟气降温冷凝除湿。该系统较简单,管内走的是冷却水,因此只需要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单独处理。由于该过程回收的冷凝水PH值约为2~4之间,因此换热管需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一般采用氟塑料管、钛管、或双相不锈钢管换热器。由于材料价格高,因此换热器整体造价较高,需要结合各换热器的工作特性,分析性价比来确定材料种类。</br>一般和烟气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需要外部冷源冷却后循环使用。虽然冷却水吸收了烟气冷凝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烟气余热,但余热品质较差(水温低),无法直接进行利用。</br>3)烟气喷淋冷却技术</br>烟气喷淋冷却属于直接接触式换热,是通过大量低温循环水对湿烟气持续喷淋,低温循环水与净烟气直接接触实现烟气降温冷凝除湿,换热效率高,阻力小,系统维护工作量也较小。但回收的冷凝水与喷淋水(冷媒水)无法区分,需要对循环水进行连续的加药处理(使循环水保持中性或弱碱性),同时对管路材质要求也相对较高。</br>无论是哪种冷却技术,通常都需要外部冷源冷却升温后的水。根据地域的不同,主要的冷源或冷却方式包括:</br>(1)江、河、湖、海等自然冷源(若采用直接接触式冷却,要求冷却水水质不能劣于凝结水水质);</br>(2)空冷;</br>(3)水冷(小型机械通风湿式冷却塔、原电厂湿冷塔引循环水);</br>(4)干湿联合冷却塔(闭式蒸发冷却塔、开式干湿联合冷却塔);</br>(5)利用热泵式制冷制热原理,降低循环水温,并输出热水。</br>3.3.2.2 烟气再热技术路线</br>烟气的加热主要包括间接换热与混合换热两种(表3.3.2.2-1)。其中间接式换热早期主要采用回转式GGH技术,但由于原烟气侧和净烟气侧之间的泄漏造成的SO2超标问题,以及堵塞问题严重,目前已被逐步淘汰;热管式GGH目前还处于开发完善阶段,主要还存在管壳材料与工质的化学相容性问题、腐蚀问题、泄露问题等导致换热器出现效能降低或失效,在大机组上还没有应用;管式GGH则由于采用气-气换热,设备庞大,因此应用较少。目前,技术成熟应用较多的主要技术是无泄漏的水媒式MGGH技术(图3.3.2.2-1),该技术主要特点有:</br>(1)无泄漏:MGGH的降温侧和升温侧完全分开,在热烟气和冷烟气之间无烟气与飞灰的泄漏,因此,MGGH从不影响FGD系统的SO2和飞灰的去除效率;</br>(2)布置灵活:MGGH的降温侧与升温侧与回转式换热器(GGH)不同,不必将两者临近布置,相比之下更容易布置及减少烟道的费用。</br>(3)控制烟温:通过控制循环热媒水的流量来调节换热量,使取热器出口烟温达到设定值,并全部再放热给再热器,若再热器出口烟温达不到设定值,还可引入外部热源(如辅汽)来加热热媒水。</br>(4)在循环管路上设置蒸汽辅助加热器可以提高再热器水温保证更低环境温度下的除白烟效果,设置低加冷凝水加热器可以将多余的热量传给低加凝结水,降低供电煤耗。</br></br>图3.3.2.2-1 燃煤机组MGGH系统</br>混合换热方式则包括热二次风与烟气混合加热、燃气直接加热及热空气混合加热等,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应用很少:</br>(1)热二次风与烟气混合加热的方式。其热源来自锅炉出口烟气,当加热幅度较高所需热二次风较多的时候,会造成锅炉一、二次风温度下降对锅炉制粉及燃烧造成影响,而排烟温度的降低有可能导致空预器低温腐蚀加重;另外,由于二次风本身携带一定量的粉尘,可能造成最终烟气粉尘超标。因此采用该方式需要锅炉及热二次风具有较多的余量,同时抽取的这部分热二次风的热量也需单独作为一项锅炉热损失进行计算。</br>(2)燃气直接加热烟气则存在浪费宝贵的燃气资源,以及燃气燃烧本身存在污染物(NOx)排放的问题。</br>(3)热空气混合加热:采用间接加热的方式获得热空气,或者将二次风先经过除尘然后与冷烟气混合加热,同样也存在浪费高品位能源以及系统复杂等问题。</br>表3.3.2.2-1 各种烟气加热技术</br>加热方式 技术 二次污染 工业应用</br>间接换热 回转式GGH 有 超低排放要求的背景下已逐步退出市场</br> 管式GGH 有 极少</br> 热管式GGH 无 大机组无</br> MGGH 无 较多</br>直接换热 热二次风混合加热 有 </br>极少</br> 燃气直接加热 有 </br> 热空气混合加热 无 展开
0回复 ⋅1条回复1回复
学习了,
0回复
有很多种方式,主要是冷凝和加热,各地的政策还不一样,南方以消除视觉效果为主,北方以消除石膏雨为主!! 展开
0回复 回复
两条路线加热或冷凝 展开
0回复 回复
增加消白,阻力增加多少? 展开
0回复 回复
也想学习一下 展开
0回复 回复
有做过的大虾介绍一下 展开
0回复 回复
搞成无烟的? 展开
0回复 回复
<blockquote>fujiang1590 发表于 2018-2-22 15:09</br>消除有色烟羽,脱硫设计中如果没有GGH,后续可以改造加装,我们这加装的MGGH,脱硫出口净烟气温度加热至80 ...</blockquote> 哪家做的?效果怎么样? 展开
0回复 回复
消除有色烟羽,脱硫设计中如果没有GGH,后续可以改造加装,我们这加装的MGGH,脱硫出口净烟气温度加热至80℃。 展开
0回复 回复
什么是消白?新人哈!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