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第一热电厂1999年11号300MW机组发生 断油烧瓦事故 1999年12月4日清晨,山西省太原第一热电厂11号300MW机组发生断油烧瓦事故。初步了解,事故造成发电机两侧轴瓦 (#6、 #7)乌金烧损,发电机转子下沉2-3mm,油挡磨损,其它受损情况尚需进一步解体调查.事故的初步情况如下: 一、事故前运行方式 11号机纽带有功负荷211MW,主汽流量789t/h,主汽压力1 3.37Mpa,主汽温度537℃,再热器温度537℃,主油泵运行,由#2射油器供润滑油(压力187Kpa,温度40℃),主油箱油位42cm/32cm; 高压启动油泵、交流、直流润滑油备用, #1抗燃油泵运行, #2抗燃油泵备用,抗燃油压力4.1 3Mpa,机组运行正常。 二、事故经过 12月4日5时50分值班员巡检中发现#11机左侧高压主汽阀油动机控制滑阀下部法兰垫呲开,大量油气喷到主蒸汽管道上引起冒烟,遂立即报告单元长和司机。5时56分由于主汽门信号电缆烧坏。主控误发“右高压主汽门关闭”和“左中压汽门关闭”的信号, #ll炉灭火; 司机在主控室打闸未掉机,并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润滑油压由187kpa升到192kpa,通知巡检员就地打闸,5时57分机头打闸,主控发“电磁遮断阀动作”信号,5时58分电气值班员检查有功负荷到零,断开发电机20l开关解列, 司机停止#1、 #2抗燃油泵运行,转速开始下降,当转速下降到25 30—1987r/min过程中,主控室相继发出“润滑油压低1值”(68Kpa)、“润滑油压低2值”(49Kpa)、“润滑油压低3值”(29Kpa)信号,并联动直流润滑油泵,机组轴系振动增大,瓦温升高超限(#4、#5振动超过172μm,#5、#6、#7瓦温超过100℃),开真空破坏门破坏真空。转速下降到1 756r/min时,“润滑油压低3值”、“润滑油压低2值”、“润滑油压低l值”信号恢复正常,润滑油压回升至234kpa,机组轴系振动开始减小、瓦温下降恢复。 6时09分转速降到0,润滑油压234kpa,司机停止直流润滑油泵,消防队开始灭火。 汽轮机转子惰走时间为10分43秒(正常为41分左右),期间润滑油压低于29kpa以下时间为31秒。 6时12分启动盘车,机械重带不动,随即组织人力盘车。 三、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汽轮机左侧高压主汽阀油动机控制滑阀下部为平法兰,法兰垫为耐油石棉垫,外经250mm, 内径160mm,厚度2mm,上下涂有密封胶,法兰共有8条直径16mm的栽丝,在一栽丝穿孔处呲口,抗燃油由此喷出,引起冒烟、着火。 初步分析发生断油烧瓦的原因是: 汽轮机打闸、发电机解列,在转速下降的过程中,主油泵不参加工作后, #2射油器出口逆止门未关,交流油泵供出的油通过#2射油器出口逆止门及#2射油器返回主油箱,造成润滑油压下降到29kpa以下,机组发生断油烧瓦,直流油泵联动后,在供油量剧增的情况下,#2射油器出口逆止门关闭,油压很快恢复正常。事故的根本原因还在继续调查分析中. 此次事故是今年以来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内发生的又一次发电机组烧瓦事故,各网省公司、发电企业要针对这两起事故全面、严格检查运行的发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并立即进行整改,加强发电设备的管理,认真落实原能源部颁发的二十项反事故措施,搞好危险点因素分析和预测工作,事先制定控制事故的预防措施, 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准确进行处理,避免事态恶化导致事故的发生.要高度重视防止高压油系统的泄漏和由此引起着火的措施,对油系统的连接部位要加强检查、维护,对薄弱环节要进行特殊、有效的处理。各单位要结合《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确保澳门回归期间可靠供电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今年的安全工作。
点赞
加热
收藏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致老用户的一封家书
各位北极星论坛的老用户们,时至今日北极星论坛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但是这并不是一封告别信,而是通知各位坛友,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2024年1月1日后,原北极星论坛会关闭,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社区(北极星社区-电力环保能源论坛|技术交流|资料分享平台)即将开始!在2024年1月1日之前,原论坛只能浏览,无法进行回复/发帖等任何交互性行为。
新社区将传承老论坛的意志,以服务好所有用户为核心!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最新的行业资讯,以及丰厚的积分兑换礼品,
各位坛友,我们在这里等你!
三 99年5号机冲动过程中2号瓦振动大停机事件 1999年6月24日20时45分5号炉点火,21时25分盘车检修结束,投入连续盘车,测大轴晃度0.04mm,22时00分开始抽真空,投入一、二级旁路系统,23时30分投入轴封供汽,23时50分法兰螺栓夹层加热装置暖管。高外上内壁温136℃、高内上内壁温142℃、高内下内壁温132℃、高外下内壁温116℃、左螺栓温度138℃、左外法兰温度140℃、左内法兰温度139℃、右螺栓温度140℃、右内法兰温度140℃、右外法兰温度141℃。 0时35分5号机冲动,高外上内壁温135℃、高内上内壁温141℃、高内下内壁温130℃、高外上内壁温109℃、左螺栓温度168℃、左外法兰温度170℃、左内法兰温度169℃、右螺栓温度170℃、右内法兰温度169℃、右外法兰温度170℃。 0时40分升速至500r/min,投入法兰螺栓夹层加热装置。0时50分升速至950r/min,开始暖机。0时55分2号瓦振动突然增大,最大0.08mm,立即打闸停机。此时高外上内壁温135℃、高内上内壁温139℃、高内下内壁温120℃、高外上内壁温110℃、左螺栓温度183℃、左外法兰温度192℃、左内法兰温度182℃、右螺栓温度184℃、右内法兰温度181℃、右外法兰温度191℃。 1时10分大轴静止,投入盘车,测大轴晃度0.43mm,1时20分测大轴晃度0.22mm,2时10分测大轴晃度达到正常值0.045mm,4时16分5号机重新冲动,5时5号发电机并列。 原因分析:1、法兰螺栓加热装置暖管过早监视调整不当:23时30分法兰螺栓加热装置开始暖管,暖管后未及时监视缸温变化,使法兰螺栓温度上升较快,0时35分转子冲动时,高压外缸内法兰由139℃升至169℃。至打闸时高压外缸内法兰升至182℃,但高压外缸内壁温度尚未加热上来,汽缸夹层加热未跟上,使高压外缸内壁温度与高压外缸法兰内壁温度之间温差过大,引起缸体变形,引起2号瓦振动。2、高压缸前轴封段冷却收缩:22时开始抽真空,当时高压内缸内下壁缸温141℃,23时30分投入轴封供汽,由于运行人员不能准确掌握理解运行规程,在缸温刚低于150℃后,就按机组冷态启动规定执行,使抽真空与轴封投入的间隔过长,引起高压缸前轴封段冷却收缩,在缸体变形的情况下,加剧轴系振动,使2号瓦振动聚增。 教训与防范:缸温在140℃左右抽真空后到投入轴封供汽的时间较长,转子轴封段局部冷却。运行监视调整不当,在法兰螺栓加热装置暖管后未能及时监视缸温变化,使法兰螺栓温度上升较快。运行人员对运行规程掌握理解不够,在机组运行中发生甩负荷至50MW以下时,必须及时投入高压缸前后、中压缸前轴封供汽,防止转子轴封段急剧冷却。 2002年6号机误关循环水出口门低真空保护动作事件 2002年5月20日事故前6号机组负荷197MW,机组真空86.1kPa,在正常调整循环水出门时,司机助手误将循环水出口门关闭,没有注意参数变化,真空急剧下降,发现真空下降很快,立即启动备用射水泵,启动备用循环水泵,低真空保护动作,主汽门关闭,机组负荷到零。事后当事人没有及时汇报司机,造成故障原因判断不清,延误了事故处理时间,导致锅炉灭火。在事故过程中5、6号机同时启动了4台循环水泵,险些造成故障的扩大。 原因与教训:操作中存在习惯性违章和严重的误操作,在调整循环水门时,同时开关两侧出口门,在中间暂停时,误将循环水出口门关闭,导致凝汽器大量减水,造成机组真空下降。业务水平低,工作责任心不强,调整循环水出口门时,不能认真监视有关参数变化。处理事故能力差,真空下降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不能及时判断事故点,处理事故时间较长。 展开
0回复 回复
一 富拉尔基二电厂86年3号机断油烧瓦事故 </br>(一)、事故经过 86年2月23日3号机临检结束,2时25分3号炉点火,6时20分冲动,5分钟即到3000转/分定速。汽机运行班长辛××来到三号机操作盘前见已定速便说:“调速油泵可以停了”,并准备自己下零米去关调速油泵出口门,这时备用司机王××说:“我去”,便下去了。班长去五瓦处检查,室内只留司机朱××。王××关闭凋速油泵出口门到一半(原未全开)的时候,听到给水泵声音不正常,便停止关门去给水泵处检查。6时28分,高、中压油动机先后自行关闭,司机忙喊:“快去开调速油泵出口门”,但室内无值班员。班长在机头手摇同步器挂闸未成功。此时1—5瓦冒烟,立即打闸停机。此时副班长跑下去把调速油泵出口门全开,但为时已晚。6时33分,转子停止,惰走7分钟,经检查除1瓦外,其他各瓦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汽封片磨平或倒状,22级以后的隔板汽封磨损较重,20级叶片围板及铆钉头有轻度磨痕。转入大修处理。 </br>(二)、原因分析 1、油泵不打油,调速油压降低,各调速汽门关闭。三号机于84年9月25日投产,11月曾发生大轴弯曲事故,汽封片磨损未完全处理,汽封漏汽很大,使主油箱存水结垢严重,主油箱排汽阀堵塞未能排出空气。主油泵入口有空气使调速油压下降。此次启动速度快,从冲动到定速只有5分钟,调速油泵运行时间短空气尚未排出,就急剧关闭调速油泵出口门。过去也曾因调速油泵停的快,油压出现过波动,后改关出口门的方法停泵。这次又操作联系不当,使油压下降。 2、交直流油泵未启动。当备用司机关调速油泵出门时,司机未能很好的监视油压变化,慌乱中也忘记启动润滑油泵。24伏直流监视灯光早已消失一直未能发现。 3、低油压联动电源已经切除。20日热工人员未开工作票在三号机热控盘进行了四项工作,把热工保护电源总开关断开,工作结束忘记合上,致使低油压未能联动润滑油泵。 4、这次机组启动,使用了启动操作票,操作票中有“交直流润滑油泵联动试验和低油压联动试验”项目,但司机在执行这两项工作都没有做,而操作票上却已划“√”。</br> 二 浙江台州发电厂88年1号汽轮发电机组烧瓦事故 1988年8月18日15时25分,台州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组因油系统中渗有大量空气,造成自动主汽门自行关闭,调速油泵未自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刚自启动即被直流油泵自启动而闭锁,直流油泵自启动后电机烧损,致使断电烧瓦,构成重大事故。 </br>(一)、事故经过 台州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系上海汽轮机厂制造,N125-135/535/535型,1982年12月投产。事故发生前,1号机组额定出力运行,各参数均正常,当时系统频率49.6Hz,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旁路滤网运行,主滤网撤出清理,14时55分主滤网清理结束。15时当班班长郑××下令一号机司机陶××将旁路滤网切换为主滤网运行,陶接令后即用电话令零米值班员李××开启交流润滑油泵轧兰冷却水。接着陶按规定启动了交流润滑油泵,并将监盘工作交给监盘副司机管××,即去零米执行润滑油滤网切换监护操作。15时12分主滤网充油排汽结束,15时16分主滤网投入运行,当关闭旁路滤网出口二圈时,发现调速油泵启动,陶即令李停止操作,并跑至零米值班室打电话询问情况。 同时,在监盘的副司机管××,当时在场的班长傅××,当班班长郑见调速油泵运行指示红灯闪光(自启动),并听到警铃响了一下,但未见光字牌亮,查油压正常。郑令现场副司机王××检查,未见异常,也无其他人员在工作,分析为误自启动,即令管停下调速油泵,停后各油压均稍有下降,几秒钟后调速油泵又自启动,警铃响,“主油泵出口油压低至0.9MPa光字牌亮后又熄灭,查油压恢复正常,管即复归开关控制把手(合上),15时17分郑接陶询问电话,郑告:“是自启动”。并查问下面操作情况后,通知陶:“上面准备停交流润滑油泵,保持调速油泵运行,滤网切换操作完毕后汇报”。陶答:“好的”。陶回到现场时见交流润滑油泵转速已下降,随即关闭该泵轧兰冷却水,调整好调速油泵冷却水。15时20分旁路滤网撤出运行操作完毕(出口门关闭)。陶汇报郑:“切换操作全部结束”。并提出:“慢慢关闭调速油泵出口门,上面注意油压变化,待全关后现扬按事故按钮停调速油泵,然后再开启出口门”。郑同意如此操作。陶令李去操作,由李关闭调速油泵出口门后,陶按事故按钮停泵。15时25分当准重新开启调速油泵出口门时,发现直流润滑油泵启动,电机冒火,陶令李速开调速油泵出口门及旁路滤网出口门(主、旁路网同时投运),并协助操作完后跑回集控室。 在集控室,管、郑见油压有所下降,事故喇叭响,调速油泵开关指示灯绿灯闪光,即复归开关(拉开),此时,调速油压1.1MPa,润滑油压0.1MPa,均正常。几秒钟后“主汽门关闭”,主油泵出口油压低至0.9MPa及润滑油压低至0.08MPa~0.015MPa等光字牌全部亮。管、郑准备去合调速油泵时,发现直流润滑油泵自启动0.08、0.055、0.04、0.015MPa低油压光字牌全部熄灭。但随即发现直流润滑油泵开关红灯熄灭,事故喇叭响,电流到零(电动机烧坏)。当即解除交直流油泵联锁,抢合交流润滑油泵和调速油泵均不成功。班长傅××即跑到九米现场开真空破坏门。生产厂长梁××听到安全门排汽声,即跑到集控室,得知两台油泵均抢合不成时,即令电气运行人员跑到开关室合上调速油泵开关。此时司机陶××跑到集控室,大声喊:“直流油泵电机烧了”。并见调速油泵开关红灯闪光,即复归开关把手(合上),油压恢复正常。郑××去现场调查,发现2、3号轴承处有烟冒出,此时监盘副司机即停射水泵。 </br>(二)、事故发生与扩大原因 1、分析认为主油泵工作失常是这次事故的起因。而主油泵工作失常则是由于油中渗有大量空气所造成的。因此油系统中渗有大量空气泡是这次一号机油压大幅晃动且急剧下降而跳机的原因。事故前清扫主滤网后进行切换操作时,启动了交流润滑油泵,使润滑油压升高,各轴承回油量增加,油循环倍率增大,带入的空气随之增加。 2、造成这次跳机事故扩大成断油烧瓦的主要原因是直流润滑油泵自启动后电机烧毁,而直流润滑油泵电机烧毁时直流母线电压偏低,造成调速油泵、交流润滑油泵手动抢合不成。 展开
0回复 回复
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管,连睡三天三夜 展开
0回复 回复
确实可以多来一点的 展开
0回复 回复
我厂也有类似的故障,哎,同病相怜。 展开
0回复 回复
<P>太有用了,这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写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啊</P> 展开
0回复 回复
<P> 富拉尔基二电厂86年3号机断油烧瓦事故 </P> (一)、事故经过</P> 86年2月23日3号机(200MW)临检结束,2时25分3号炉点火,6时20分冲动,5分钟即到3000转/分定速。汽机运行班长辛××来到三号机操作盘前见已定速便说:“调速油泵可以停了”,并准备自己下零米去关调速油泵出口门,这时备用司机王××说:“我去”,便下去了。班长去五瓦处检查,室内只留司机朱××。王××关闭凋速油泵出口门到一半(原未全开)的时候,听到给水泵声音不正常,便停止关门去给水泵处检查。6时28分,高、中压油动机先后自行关闭,司机忙喊:“快去开调速油泵出口门”,但室内无值班员。班长在机头手摇同步器挂闸未成功。此时1—5瓦冒烟,立即打闸停机。此时副班长跑下去把调速油泵出口门全开,但为时已晚。6时33分,转子停止,惰走7分钟,经检查除1瓦外,其他各瓦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汽封片磨平或倒状,22级以后的隔板汽封磨损较重,20级叶片围板及铆钉头有轻度磨痕。转入大修处理。</P> (二)、原因分析</P> 1、油泵不打油,调速油压降低,各调速汽门关闭。三号机于84年9月25日投产,11月曾发生大轴弯曲事故,汽封片磨损未完全处理,汽封漏汽很大,使主油箱存水结垢严重,主油箱排汽阀堵塞未能排出空气。主油泵入口有空气使调速油压下降。此次启动速度快,从冲动到定速只有5分钟,调速油泵运行时间短空气尚未排出,就急剧关闭调速油泵出口门。过去也曾因调速油泵停的快,油压出现过波动,后改关出口门的方法停泵。这次又操作联系不当,使油压下降。</P> 2、交直流油泵未启动。当备用司机关调速油泵出门时,司机未能很好的监视油压变化,慌乱中也忘记启动润滑油泵。24伏直流监视灯光早已消失一直未能发现。</P> 3、低油压联动电源已经切除。20日热工人员未开工作票在三号机热控盘进行了四项工作,把热工保护电源总开关断开,工作结束忘记合上,致使低油压未能联动润滑油泵。 </P> <P>4、这次机组启动,使用了启动操作票,操作票中有“交直流润滑油泵联动试验和低油压联动试验”项目,但司机在执行这两项工作都没有做,而操作票上却已划“√”。 <P> <P> <P> <P> <P> <P> <P> <P> <P> </P> 展开
0回复 回复
<P> <P> 浙江台州发电厂88年1号汽轮发电机组烧瓦事故 </P> 1988年8月18日15时25分,台州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组因油系统中渗有大量空气,造成自动主汽门自行关闭,调速油泵未自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刚自启动即被直流油泵自启动而闭锁,直流油泵自启动后电机烧损,致使断电烧瓦,构成重大事故。</P> (一)、事故经过</P> 台州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系上海汽轮机厂制造,N125-135/535/535型,1982年12月投产。事故发生前,1号机组额定出力运行,各参数均正常,当时系统频率49.6Hz,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旁路滤网运行,主滤网撤出清理,14时55分主滤网清理结束。15时当班班长郑××下令一号机司机陶××将旁路滤网切换为主滤网运行,陶接令后即用电话令零米值班员李××开启交流润滑油泵轧兰冷却水。接着陶按规定启动了交流润滑油泵,并将监盘工作交给监盘副司机管××,即去零米执行润滑油滤网切换监护操作。15时12分主滤网充油排汽结束,15时16分主滤网投入运行,当关闭旁路滤网出口二圈时,发现调速油泵启动,陶即令李停止操作,并跑至零米值班室打电话询问情况。</P> 同时,在监盘的副司机管××,当时在场的班长傅××,当班班长郑见调速油泵运行指示红灯闪光(自启动),并听到警铃响了一下,但未见光字牌亮,查油压正常。郑令现场副司机王××检查,未见异常,也无其他人员在工作,分析为误自启动,即令管停下调速油泵,停后各油压均稍有下降,几秒钟后调速油泵又自启动,警铃响,“主油泵出口油压低至0.9MPa光字牌亮后又熄灭,查油压恢复正常,管即复归开关控制把手(合上),15时17分郑接陶询问电话,郑告:“是自启动”。并查问下面操作情况后,通知陶:“上面准备停交流润滑油泵,保持调速油泵运行,滤网切换操作完毕后汇报”。陶答:“好的”。陶回到现场时见交流润滑油泵转速已下降,随即关闭该泵轧兰冷却水,调整好调速油泵冷却水。15时20分旁路滤网撤出运行操作完毕(出口门关闭)。陶汇报郑:“切换操作全部结束”。并提出:“慢慢关闭调速油泵出口门,上面注意油压变化,待全关后现扬按事故按钮停调速油泵,然后再开启出口门”。郑同意如此操作。陶令李去操作,由李关闭调速油泵出口门后,陶按事故按钮停泵。15时25分当准重新开启调速油泵出口门时,发现直流润滑油泵启动,电机冒火,陶令李速开调速油泵出口门及旁路滤网出口门(主、旁路网同时投运),并协助操作完后跑回集控室。</P> 在集控室,管、郑见油压有所下降,事故喇叭响,调速油泵开关指示灯绿灯闪光,即复归开关(拉开),此时,调速油压1.1MPa,润滑油压0.1MPa,均正常。几秒钟后“主汽门关闭”,主油泵出口油压低至0.9MPa及润滑油压低至0.08MPa~0.015MPa等光字牌全部亮。管、郑准备去合调速油泵时,发现直流润滑油泵自启动0.08、0.055、0.04、0.015MPa低油压光字牌全部熄灭。但随即发现直流润滑油泵开关红灯熄灭,事故喇叭响,电流到零(电动机烧坏)。当即解除交直流油泵联锁,抢合交流润滑油泵和调速油泵均不成功。班长傅××即跑到九米现场开真空破坏门。生产厂长梁××听到安全门排汽声,即跑到集控室,得知两台油泵均抢合不成时,即令电气运行人员跑到开关室合上调速油泵开关。此时司机陶××跑到集控室,大声喊:“直流油泵电机烧了”。并见调速油泵开关红灯闪光,即复归开关把手(合上),油压恢复正常。郑××去现场调查,发现2、3号轴承处有烟冒出,此时监盘副司机即停射水泵。</P> (二)、事故发生与扩大原因</P> 1、分析认为主油泵工作失常是这次事故的起因。而主油泵工作失常则是由于油中渗有大量空气所造成的。因此油系统中渗有大量空气泡是这次一号机油压大幅晃动且急剧下降而跳机的原因。事故前清扫主滤网后进行切换操作时,启动了交流润滑油泵,使润滑油压升高,各轴承回油量增加,油循环倍率增大,带入的空气随之增加。 </P> <P> 2、造成这次跳机事故扩大成断油烧瓦的主要原因是直流润滑油泵自启动后电机烧毁,而直流润滑油泵电机烧毁时直流母线电压偏低,造成调速油泵、交流润滑油泵手动抢合不成。 <P> <P> <P> </P> 展开
0回复 回复
朝阳发电厂98年1号机大轴弯曲事</P> (一)、事故经过</P> 朝阳电厂1号机组大修于1998年7月10日全部结束,7月12日和13日进行高速动平衡试验,振动情况良好,最大的5号轴承为0.028mm。7月14日,机组进行第三次启动,7时锅炉点火,随后投9只油枪,8时汽轮机冲动,DEH系统投入,冲动前参数正常,炉侧过热蒸汽温度363℃、333℃,机侧温度267℃、压力1.72MPa、高压内缸上壁温度251℃,其它正常。8时15分汽轮机定速3000rpm。8时47分发电机手动同期并网,此时炉侧过热汽温432.1℃、438.5℃,机侧403℃、394℃,高压内缸上壁温度287℃,高压胀差2.45mm,振动最大的5号轴承为0.023mm,并列后发电机有功和无功功率表均无指标。9时3分,发现高压油动机全开至155mm,将DEH切到液调。9时5分,锅炉投入一台磨煤机,停三只轻油枪,投二级减温水,高压胀差3.6mm。9时13分,高压胀差4.0mm,立即手摇同步器,将高压油动机行程关到96mm,发现中压油动机参与调整,再热汽压升到1.5MPa,又将高压油动机行程开到112mm。9时19分高压胀差到4.38mm,用功率限制器将油动机关到空负荷位置(30mm),此时高压内缸上壁温度351℃,机侧过热汽温414℃,炉侧406℃。9时24分,高压胀差4.46mm,运行副总下令发电机解列,汽机司机打闸停机,这时高压胀差最大到5.02mm。打闸前振动最大的5号轴承为0.024mm,打闸后2分17秒时振动最大的1号轴承为0.039mm,转子惰走24分钟,启动盘车电流为60A,大轴晃度0.08mm,偏心0.138mm。16时50分大轴晃度最终稳定在0.11mm, </P> 16时20分测量转子弯曲0.165mm,最大位于调节级后第二级叶轮处,说明高压转子已发生弯曲。</P> (二)、原因分析及暴露问题</P> 弯曲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高压转子胀差越限,没有及时打闸停机,导致高压前、后汽封和隔板汽封轴向径向碰磨,打闸以后惰走过程中高压胀差最大达+5.02mm。高压胀差越限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P> 1、功率表无指示,由于接线错误,并网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表均无指示,没有及时停机处理,使DEH系统在没有功率反馈的条件下,将高压油动机开到最大,根据发电机转子电流2000A,推算有功负荷在33-45MW,蒸汽流量在220t/h左右,促使高压胀差的变化率增大。</P> 2、机组参数不匹配,启动至并网主蒸汽温度一直偏高,锅炉投入多支油枪,使主蒸汽温度难以控制,为高压胀差增长创造了条件。</P> 3、违反运行规程,规程规定高压胀差+3.0mm报警,+4.0mm打闸,但该机在高压胀差到4.46mm时才解列、打闸,机组经过长达24分钟惰走到静止,加重了轴径向磨损,造成大轴弯曲的恶果。 </P> <p></p></P> <P>暴露出运行人员在发现重要表计没有指示时,没有及时汇报值长或通知相关专业运行人员,造成误判致使机组并列后带30MW左右负荷运行了10多分钟,高压胀差急剧增长。 <P> </P> 展开
0回复 回复
<P> 99年5号机冲动过程中2号瓦振动大停机事件 </P> 1999年6月24日20时45分5号炉点火,21时25分盘车检修结束,投入连续盘车,测大轴晃度0.04mm,22时00分开始抽真空,投入一、二级旁路系统,23时30分投入轴封供汽,23时50分法兰螺栓夹层加热装置暖管。高外上内壁温136℃、高内上内壁温142℃、高内下内壁温132℃、高外下内壁温116℃、左螺栓温度138℃、左外法兰温度140℃、左内法兰温度139℃、右螺栓温度140℃、右内法兰温度140℃、右外法兰温度141℃。</P> 0时35分5号机冲动,高外上内壁温135℃、高内上内壁温141℃、高内下内壁温130℃、高外上内壁温109℃、左螺栓温度168℃、左外法兰温度170℃、左内法兰温度169℃、右螺栓温度170℃、右内法兰温度169℃、右外法兰温度170℃。</P> 0时40分升速至500r/min,投入法兰螺栓夹层加热装置。0时50分升速至950r/min,开始暖机。0时55分2号瓦振动突然增大,最大0.08mm,立即打闸停机。此时高外上内壁温135℃、高内上内壁温139℃、高内下内壁温120℃、高外上内壁温110℃、左螺栓温度183℃、左外法兰温度192℃、左内法兰温度182℃、右螺栓温度184℃、右内法兰温度181℃、右外法兰温度191℃。</P> 1时10分大轴静止,投入盘车,测大轴晃度0.43mm,1时20分测大轴晃度0.22mm,2时10分测大轴晃度达到正常值0.045mm,4时16分5号机重新冲动,5时5号发电机并列。</P> 原因分析:1、法兰螺栓加热装置暖管过早监视调整不当:23时30分法兰螺栓加热装置开始暖管,暖管后未及时监视缸温变化,使法兰螺栓温度上升较快,0时35分转子冲动时,高压外缸内法兰由139℃升至169℃。至打闸时高压外缸内法兰升至182℃,但高压外缸内壁温度尚未加热上来,汽缸夹层加热未跟上,使高压外缸内壁温度与高压外缸法兰内壁温度之间温差过大,引起缸体变形,引起2号瓦振动。2、高压缸前轴封段冷却收缩:22时开始抽真空,当时高压内缸内下壁缸温141℃,23时30分投入轴封供汽,由于运行人员不能准确掌握理解运行规程,在缸温刚低于150℃后,就按机组冷态启动规定执行,使抽真空与轴封投入的间隔过长,引起高压缸前轴封段冷却收缩,在缸体变形的情况下,加剧轴系振动,使2号瓦振动聚增。</P> 教训与防范:缸温在140℃左右抽真空后到投入轴封供汽的时间较长,转子轴封段局部冷却。运行监视调整不当,在法兰螺栓加热装置暖管后未能及时监视缸温变化,使法兰螺栓温度上升较快。运行人员对运行规程掌握理解不够,在机组运行中发生甩负荷至50MW以下时,必须及时投入高压缸前后、中压缸前轴封供汽,防止转子轴封段急剧冷却。 </P> 2002年6号机误关循环水出口门低真空保护动作事件</P> 2002年5月20日事故前6号机组负荷197MW,机组真空86.1 </P> kPa,在正常调整循环水出门时,司机助手误将循环水出口门关闭,没有注意参数变化,真空急剧下降,发现真空下降很快,立即启动备用射水泵,启动备用循环水泵,低真空保护动作,主汽门关闭,机组负荷到零。事后当事人没有及时汇报司机,造成故障原因判断不清,延误了事故处理时间,导致锅炉灭火。在事故过程中5、6号机同时启动了4台循环水泵,险些造成故障的扩大。</P> <P> 原因与教训:操作中存在习惯性违章和严重的误操作,在调整循环水门时,同时开关两侧出口门,在中间暂停时,误将循环水出口门关闭,导致凝汽器大量减水,造成机组真空下降。业务水平低,工作责任心不强,调整循环水出口门时,不能认真监视有关参数变化。处理事故能力差,真空下降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不能及时判断事故点,处理事故时间较长。 <P> <P> <P> </P> 展开
0回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