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
- 精华
[提问/讨论]我国能源是不是已经出现过剩的情况了?113
所以过剩应该是发展储能,还是裁撤不必要电站?
日前,湖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湖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对湖北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备案细则进行调整。五大要点影响分析!一、紧急叫停!这些项目必须停工所有在2025年1月17日前备案但未开工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或“余电上网”模式),即日起一律不得开工!已开工但无法在2025年5月1日前并网的项目,必须停工调整方案。5月1日后并网的项目,必须按新规调整上网方式和结算比例。二、余电上网不能超过50%工商业光伏发电项目如果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年上网电量不能超过总发电量的50%。超出的部分,电网公司可拒绝结算!未结算电量可申请次年补发,但会占用当年的可上网额度。三、地面光伏一律按集中式管理农业大棚、鱼塘、荒山等地面光伏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全部按集中式电站管理,必须纳入全省年度新能源开发方案才能建设。想用“化整为零”拆分项目的套路行不通了。四、合并备案规则允许两类项目打包备案:1“光储充”一体化项目2同一投资主体、同一区域的非自然人户用光伏(需提供每个子项目的具体清单)注意!并网验收时若发现设备发票与备案主体不符,必须重新备案。五、大型工商业项目可转集中式已建成的大型工商业光伏项目,若用电负荷发生重大变化,可向省能源局申请转为集中式电站。需提交接网调整方案,通过电网消纳审核后才能变更备案。获取全部文件内容添加下方微信回复【51】领取
2025年分布式光伏行业迎来关键政策调整窗口期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新政的落地,叠加“430”并网节点临近,引发市场剧烈波动。本文从政策、市场、技术、区域四大维度,深度解析抢装潮背后的机遇与挑战。01政策核心:时间节点与电价机制两大关键时间节点4月30日:政策明确,2025年4月30日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可沿用原有电价政策,享受固定电价或补贴6月1日:此后并网的增量项目需全面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电价通过竞价形成,收益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电价机制变革存量项目:维持原有保障性电价(如0.35元/度),但不得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增量项目:电价与市场供需挂钩,峰谷价差扩大(如浙江午间光伏出力高峰时段电价低至0.1元/度,夜间可达0.8元/度)02抢装潮与市场乱象组件价格暴涨与供应链矛盾价格动态:分布式组件(如TOPCon)价格从年初的0.6元/W飙升至0.72-0.78元/W,一线品牌甚至突破0.8元/W毁单风波:部分组件厂商因产能紧张和成本压力,要求已签订低价合同的经销商加价提货或延期交付,引发行业信任危机产能与需求失衡全球产能过剩:组件总产能达1600GW,远超2025年全球装机需求(约1100GW),但短期抢装导致局部供不应求企业两难选择:EPC商面临“高价抢组件”或“延期并网”困境,部分项目因成本超支被迫搁置03企业应对策略:合规与技术双线突围合规化转型备案与消纳:新政要求分布式光伏项目严格备案,工商业项目需通过电网承载力评估,并配置10%以上储能(容量×1小时)模式调整:禁止工商业项目全额上网,强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倒逼企业精准匹配用电负荷技术升级路径高效电池: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市占率超60%;钙钛矿叠层技术实验室效率达28%智能运维:AI检测技术渗透率超90%,可降低运维成本30%04区域分化:因地制宜的省级政策东部:市场化与高消纳广东:灵活转集中式,激发市场活力政策要点:允许6MW以上分布式项目转为集中式电站,规避消纳限制;工商业项目暂不设自发自用比例强制要求政策逻辑:依托珠三角高电价(工商业电价0.8-1.2元/度)和稳定负荷,吸引自发自用投资;通过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6月全面入市)调节余电消纳。影响:2025年Q1分布式装机同比增120%,但局部区域(如粤西)可能面临后续消纳压力。浙江:试点“节假日保供交易”,峰谷套利政策要点:午间光伏出力高峰时段电价低至0.1元/度,夜间电价可达0.8元/度;节假日绿电保供交易溢价0.15元/度技术配套:强制工商业项目配置10%储能(容量×1小时),支持虚拟电厂聚合调节。典型案例:宁波某工业园区通过“光伏+储能+需求响应”,年收益提升30%。中西部:储能配套与电网升级湖南:承载力分级,红黄绿三区管理分级标准:绿色区域(承载力≥80%)可自由备案,黄色区域(50%-80%)需配储10%,红色区域(<50%)暂停新项目实施效果:2025年Q1红色区域占比从35%降至22%,但郴州、娄底等地仍存在接入瓶颈。贵州:电网动态调控,消纳能力主导政策要点:年自发自用比例由电网企业根据区域消纳能力动态调整,允许灵活适配负荷波动配套措施:红色预警区域暂停备案,强制配置10%-30%储能。影响:投资不确定性增加,项目收益率测算周期延长50%。宁夏:全国最严自用比例,倒逼本地消纳强制要求:公共机构项目自发自用比例≥30%,工商业厂房项目≥50%,超出部分电网不予结算政策逻辑:宁夏新能源装机占比高(2024年分布式新增占比43%),且外送通道有限,需通过本地消纳缓解调峰压力。挑战:中小型项目面临负荷匹配难题,储能配置成本(约0.8元/Wh)进一步压缩利润。云南:“水光互补”跨省外送协同机制:分布式光伏搭配小水电调峰,通过南方电网跨省通道输送至广东、广西收益模式:外送电价按受端省份煤电基准价(如广东0.45元/度)结算,溢价部分由电网分摊。北方:光储融合与跨省输电山西:“光储直柔”微电网,就地消纳优先技术路径:推进直流配电、柔性负荷调控,实现园区内光伏发电就地消纳率≥90%政策支持:微电网项目享受0.2元/度额外补贴,储能放电量计入绿电交易。山东:强制配储与现货市场联动储能要求:工商业项目按装机20%配置储能(容量×2小时),且需参与现货市场峰谷套利市场表现:2025年Q1储能项目中标价低至0.75元/Wh,光储一体化项目占比超60%。05未来展望:抢装后的市场重构短期价格回调预计4月中下旬组件价格涨势趋缓,下半年或回落至0.6-0.7元/W区间长期趋势光储一体化:强制配储政策催生千亿级工商业储能市场,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或超300GW全球化突围:中东(年增20GW)、非洲户用光伏(增速300%)成新蓝海政策深化方向碳足迹认证:欧盟碳关税倒逼光伏供应链零碳转型,碳排放需低于400kgCO₂/kW金融创新:绿色信贷、REITs试点或向优质项目倾斜“430抢装潮”既是政策过渡期的市场应激反应,也是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企业需在合规框架下,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方能在下半场的市场化竞争中抢占先机。
2025年3月,光伏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其中分布式组件现货价格从2024年底的0.6元/W低点飙升至0.8元/W,涨幅超33%。隆基绿能的高端组件报价甚至达到0.85-0.9元/W,创近两年新高。上游的N型电池片、硅片及辅材(如EVA胶膜、逆变器、光伏玻璃)也同步上涨,例如:TOPCon电池片:连续5周上涨,均价累计涨幅0.05元/W;G12RN型硅片:3月两次调价,合计上涨0.1元/W;光伏级EVA:半个月内每吨价格上涨248.57元。一、核心驱动因素国内政策窗口期抢装《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要求2025年4月30日前并网的分布式项目(容量<20MW)可全额上网,之后并网项目仅限自发自用或部分上网。这导致大量项目集中抢装,3-4月订单量激增。136号文:2025年5月31日后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需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进一步刺激企业提前锁定“存量项目”资格。欧洲市场需求复苏欧洲库存去化完成,东欧国家新项目启动,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量达110GW(较2023年翻倍),采购信心指数大幅提升。欧洲市场组件价格同比上涨5%-10%,增强国内厂商涨价动力。产业链供需失衡上游硅料库存压力缓解,价格从2024年底的低位回升至3.9-4.2万元/吨;中游电池片和硅片产能利用率提升,但大尺寸组件出现缺货,需提前预定锁单。二、库存周期与供需动态库存水平:硅片和电池环节库存已降至正常水平(约1周库存量),组件库存压力仍存(国内+欧洲库存约100GW),但新政推动的抢装潮加速去库。排产情况:3月组件排产约52GW,4月有望进一步攀升,硅片和电池片排产同步增加,短期供需紧张。三、未来价格走势预测短期波动:业内预计本轮涨价持续至4月下旬,随后因抢装结束和产能释放回归合理区间。全年不确定性:尽管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机构认为行业基本面触底回升,但全年价格仍受政策落地效果、海外需求稳定性及供给侧改革进度影响。四、机构观点与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认为光伏板块处于预期底部,建议关注电池、硅片、光伏玻璃等库存去化较快环节的龙头企业,以及BC电池、钙钛矿叠层等新技术突破。华泰证券:强调“需求复苏+行业自律+供给侧政策”三因素共振,估值修复空间较大。五、天合光能全球首款800W+组件天合光能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组件,经认证峰值功率达808W,刷新世界纪录。该技术通过钙钛矿体相掺杂和界面优化,理论效率可达43%,标志着光伏技术从“硅基”向“叠层”跨越,为行业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径。六、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偏差:若地方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细则执行不一致,可能影响抢装进度;海外贸易壁垒:欧洲市场复苏可能受地缘政治或新一轮反倾销调查干扰;技术替代风险:N型电池(如TOPCon)与钙钛矿叠层技术的竞争可能重塑行业格局。此次光伏涨价潮是政策驱动、海外需求回暖、短期供需错配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价格波动或阶段性回落,但行业长期向好的逻辑未变: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技术突破打开效率天花板,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投资者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库存去化速度及技术迭代进展,把握结构性机会。欢迎大家加入社群持续沟通学习
[提问/讨论]好容易可以少穿点衣服干活,这下又穿上了
这鬼天气,前几天热的不行 我刚脱外衣 又冷了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力现货市场正成为电力行业的新焦点。如果想要在电力现货市场中分一杯羹,却又不知从何下手,那么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01电力现货市场: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电力现货市场,是符合准入条件的经营主体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电能量交易的市场。这里所说的“较短时间内”,主要是指日前、日内和实时电量交易。与中长期电力市场不同,现货市场更侧重于反映电力的实时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通过竞争形成体现时空价值的市场出清价格。电力现货市场的三大特点:实时性:它能够实时反映电力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确保电力供需的动态平衡。竞争性: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进行交易。价格波动性:由于电力供需的实时变化,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往往具有较大的波动性。02电力现货市场的经济学原理:搞懂这些,交易不迷糊!03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机制:交易的“流水线”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市场申报、集中竞价、交易确认、交割执行、结算与清算等。(一)市场申报:市场主体根据自身需求和供应情况向电力交易机构提交报价信息。发电企业需要报量报价,即申报自己能够提供的电量和对应的电价;而用户则只需报量不报价,由市场根据供需关系形成电价。(二)集中竞价:电力交易机构根据买卖双方的报价和竞价信息,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撮合成交。通过集中竞价,电力现货市场能够确保电力资源的公平、高效配置。(三)交易确认:是指市场运营机构对集中竞价结果进行确认,并生成交易计划。交易计划明确了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电量和电价关系,为后续的交割执行和结算与清算提供了依据。(四)交割执行:是指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按照交易计划进行电能的交割。在交割过程中,调度机构负责安全校核,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对于偏差电量,将按照实时电价进行结算。(五)结算与清算:结算与清算阶段是指电力交易机构根据交易计划和交割执行结果,对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之间的电费进行结算和清算。结算价格通常采用节点边际电价机制,该机制能够更精确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状况和输配电网络的实际情况。04电力现货市场在电力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一)发现价格、引导供需电力现货市场能够真实反映电力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供需关系,为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提供价格风向标。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信号,市场主体可以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和用电需求,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二)促进竞争、优化配置电力现货市场以集中出清的手段促进了电量交易的充分竞争,实现了电力能源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通过竞争机制,电力现货市场能够激励发电企业提高发电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引导电力用户合理安排用电行为,降低用电成本。(三)保障运行、管理阻塞电力现货市场通过实时收集并处理发电侧的供应信息和用电侧的需求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阻塞问题。通过调整发电计划和用电需求,电力现货市场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四)引导规划、量化决策电力现货市场的分区、节点电价能够给出位置信号,有效引导电源、电网的合理规划。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信号和供需关系,市场主体可以对电力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量化依据。(五)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现货市场能够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和利用。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电力市场往往难以充分接纳新能源发电。而电力现货市场通过实时反映电力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能够为新能源发电提供更为灵活的市场空间,降低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风险,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率和经济性。05如何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新手上路指南(一)市场主体资格🔎符合准入条件: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需符合电力现货市场的准入条件。这些条件通常包括企业的资质、技术能力、资金实力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市场注册: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向电力交易机构提出注册申请,经核验后获得交易资格和权限。注册过程中,需要提供企业的基本信息、资质证书、技术设备等相关资料。(二)交易规则🔎日前市场:市场主体在竞价日提交日前市场申报信息,电网调度机构基于申报信息和电网运行边界条件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日前电能量市场交易出清结果。需要提前做好市场预测,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和用电需求,确保在日前市场中提交的申报信息准确、合理。🔎日内市场:运行日中,市场主体根据自身发用电计划调整需求参与日内市场交易。日内市场的交易更加灵活,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交易策略,以应对实时的供需变化。🔎实时市场:运行日中,电网调度机构以一定周期为单位,根据最新电网运行状态和超短期负荷预测信息进行实时市场出清。实时市场是电力现货市场中最关键的部分,需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根据实时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三)交易流程🔎市场准备:电网调度机构确定机组参数、电网运行边界条件等。🔎申报与出清:市场主体按规定时间提交申报信息,电网调度机构进行出清计算。在申报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合理制定报价策略。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申报信息。🔎安全校核:电网调度机构对出清结果进行安全校核,确保电网安全。安全校核是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重要环节,确保自己的交易计划符合电网安全要求,避免因安全问题导致交易失败。🔎结果发布与执行:电网调度机构发布出清结果,市场主体按照结果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交易计划进行电能的交割,确保交易的顺利完成。(四)交易品种🔎电能量交易: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电力买卖。这是电力现货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供应情况,合理参与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如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与现货市场的衔接。辅助服务交易是电力现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五)价格形成机制🔎供求关系:电力供应大于需求时价格低,反之则高。随时关注电力市场的供需动态,提前做好市场预测,以便在价格波动中找到机会。🔎集中竞价: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根据成本和预期收益提交报价和出价,市场运营机构通过出清算法确定均衡价格。🔎边际成本定价:出清价格基于边际机组的发电成本。了解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价格形成机制,做出合理的交易决策。(六)风险与挑战🔎价格波动风险: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这为市场主体带来了风险。可以通过设置止损点、参与中长期交易等方式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市场力风险:在电力现货市场中,部分市场主体可能通过操纵市场来获取不正当利益。关注市场动态,避免参与操纵市场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数据需求:电力现货市场需要大量的实时数据支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确保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市场数据。🔎技术要求: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复杂性要求市场主体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团队。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七)信息披露与保密🔎信息披露:市场主体应依法依规提供相关市场信息,并获得市场交易、输配电服务等信息。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披露企业信息,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情况,为交易决策提供参考。🔎保密义务:市场主体需承担保密义务,不违规泄露市场信息。(八)结算与计量🔎结算:根据出清结果进行财务结算,确定各市场主体的收益和成本。建立完善的财务结算系统,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计量:电量计量由电网企业执行,当计量数据出现缺失或错误时,由有资质的电能计量检测中心确认并出具报告。要确保企业的计量设备准确可靠,避免因计量问题导致交易纠纷。06结语电力现货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对市场主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对电力现货市场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欢迎大家进群持续沟通交流
【获取文件文末加我领取】日前,湖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湖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对湖北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备案细则进行调整。五大要点影响分析!一、紧急叫停!这些项目必须停工所有在2025年1月17日前备案但未开工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或“余电上网”模式),即日起一律不得开工!已开工但无法在2025年5月1日前并网的项目,必须停工调整方案。5月1日后并网的项目,必须按新规调整上网方式和结算比例。二、余电上网不能超过50%工商业光伏发电项目如果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年上网电量不能超过总发电量的50%。超出的部分,电网公司可拒绝结算!未结算电量可申请次年补发,但会占用当年的可上网额度。三、地面光伏一律按集中式管理农业大棚、鱼塘、荒山等地面光伏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全部按集中式电站管理,必须纳入全省年度新能源开发方案才能建设。想用“化整为零”拆分项目的套路行不通了。四、合并备案规则允许两类项目打包备案:1“光储充”一体化项目2同一投资主体、同一区域的非自然人户用光伏(需提供每个子项目的具体清单)注意!并网验收时若发现设备发票与备案主体不符,必须重新备案。五、大型工商业项目可转集中式已建成的大型工商业光伏项目,若用电负荷发生重大变化,可向省能源局申请转为集中式电站。需提交接网调整方案,通过电网消纳审核后才能变更备案。
2025年3月,光伏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其中分布式组件现货价格从2024年底的0.6元/W低点飙升至0.8元/W,涨幅超33%。隆基绿能的高端组件报价甚至达到0.85-0.9元/W,创近两年新高。上游的N型电池片、硅片及辅材(如EVA胶膜、逆变器、光伏玻璃)也同步上涨,例如:TOPCon电池片:连续5周上涨,均价累计涨幅0.05元/W;G12RN型硅片:3月两次调价,合计上涨0.1元/W;光伏级EVA:半个月内每吨价格上涨248.57元。一、核心驱动因素国内政策窗口期抢装《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要求2025年4月30日前并网的分布式项目(容量<20MW)可全额上网,之后并网项目仅限自发自用或部分上网。这导致大量项目集中抢装,3-4月订单量激增。136号文:2025年5月31日后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需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进一步刺激企业提前锁定“存量项目”资格。欧洲市场需求复苏欧洲库存去化完成,东欧国家新项目启动,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量达110GW(较2023年翻倍),采购信心指数大幅提升。欧洲市场组件价格同比上涨5%-10%,增强国内厂商涨价动力。产业链供需失衡上游硅料库存压力缓解,价格从2024年底的低位回升至3.9-4.2万元/吨;中游电池片和硅片产能利用率提升,但大尺寸组件出现缺货,需提前预定锁单。二、库存周期与供需动态库存水平:硅片和电池环节库存已降至正常水平(约1周库存量),组件库存压力仍存(国内+欧洲库存约100GW),但新政推动的抢装潮加速去库。排产情况:3月组件排产约52GW,4月有望进一步攀升,硅片和电池片排产同步增加,短期供需紧张。三、未来价格走势预测短期波动:业内预计本轮涨价持续至4月下旬,随后因抢装结束和产能释放回归合理区间。全年不确定性:尽管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机构认为行业基本面触底回升,但全年价格仍受政策落地效果、海外需求稳定性及供给侧改革进度影响。四、机构观点与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认为光伏板块处于预期底部,建议关注电池、硅片、光伏玻璃等库存去化较快环节的龙头企业,以及BC电池、钙钛矿叠层等新技术突破。华泰证券:强调“需求复苏+行业自律+供给侧政策”三因素共振,估值修复空间较大。五、天合光能全球首款800W+组件天合光能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叠层组件,经认证峰值功率达808W,刷新世界纪录。该技术通过钙钛矿体相掺杂和界面优化,理论效率可达43%,标志着光伏技术从“硅基”向“叠层”跨越,为行业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径。六、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偏差:若地方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细则执行不一致,可能影响抢装进度;海外贸易壁垒:欧洲市场复苏可能受地缘政治或新一轮反倾销调查干扰;技术替代风险:N型电池(如TOPCon)与钙钛矿叠层技术的竞争可能重塑行业格局。此次光伏涨价潮是政策驱动、海外需求回暖、短期供需错配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价格波动或阶段性回落,但行业长期向好的逻辑未变: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技术突破打开效率天花板,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投资者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库存去化速度及技术迭代进展,把握结构性机会。欢迎大家进群持续沟通交流
2576次浏览5人跟帖
03月03日
119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8日
47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8日
46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8日
21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8日
28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8日
29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7日
40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7日
76次浏览0人跟帖
03月26日